他們的輜重、牛羊,還有一些老弱婦孺,這些全都是他們的命根,因此,接下來也是有過不少的西夏百姓、士兵不逃的,而是打算跟趙珣拼命。
當然!
硬剛就更加不可能打得過了。
趙珣讓一部分的龍騎兵下馬步戰,這一會的功夫,就把他們全都打成篩子。
沒藏訛龐也曾帶人來跟趙珣打。
只不過……
事實證明,這仗完全沒法打。
上了就是送人頭。
只要西夏的騎兵敢靠近,那基本上就等於是直接送死。
關鍵是……
對方的紀律還比他們都要好,不管是從任何一個角度上去說,沒藏訛龐都看不到他們有戰勝對方的可能。
那隻能是逃!
自韋州兵敗後,沒藏訛龐便連興慶府都不要了,而且一路上,能燒的,都燒了。
只要宋軍的戰馬吃不到草料,沒有了補給,那宋軍哪裡來的,最後還得回哪裡去。
趙珣既然已經知道了對方會這麼做,自然也沒有前往興慶府,而是配合其他友軍,南下,控制葫蘆河川,佔領對方的天都監軍司,讓友軍在這一帶向前築城,同時,繼續西進,跟青唐吐蕃一起攻打西壽保泰監軍司,還有卓囉和南監軍司。
雖說這些監軍司可能大部分的兵力,都已經被抽調走,也就只剩下一些守家的。
但是……這蚊子再小也是肉。
宋軍如此神勇的表現,就連青唐吐蕃聽了,都不由得吃了一驚。
畢竟……
宋軍什麼時候變得這麼厲害了?
這說是轉戰千里,一點都不為過。
是的!
非要較真的話,宋軍此戰,僅花了兩個月不到的時間,就跑了超過至少一千二百餘里。
這還是他們所認識的那個曾經出了自己的堡寨往前不到二三十里地,就讓西夏軍隊給包圍並且打得慘敗的宋軍?
這一年……
唃廝囉的年紀也大了。
正好在趙珣拿下卓囉和南監軍司的那天,病逝。
他的三兒子,董氈繼位。
所幸董氈雖說是在家中排行老三,不過他的那兩個兄長早亡,這就使得他毫不費吹灰之力,就繼承了他爹爹的位置。
董氈在前線把自己父親病逝的事告訴了趙珣。
趙珣現如今也已經算是完成了任務了,自然,就讓董氈回去了。
而自己則是帶著戰利品,重新回到天都監軍司。
並且把戰事的情況,派人向趙昕彙報。
趙昕再讓人拿著這戰報,去找漠北的阻卜部、烏古部,以及敵烈部。
大宋的使臣,便走進了阻卜部、烏古部以及敵烈部的酋長們的營帳,然後一個個地問他們道:“你們還認不認我這個天可汗?”
阻卜部、烏古部以及敵烈部又不是傻子。
當然是說認。
然後就是開始討論相關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