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國內的事情那麼多,他要是去打仗了,就沒時間搞其他的東西了。
黎元共和國,也需要更多優秀的將領。
而這些將領,也需要更多的舞臺,來展現他們自己。
嘉祐四年,春。
山海關方向。
報告有敵人千人來妨礙修城。
不過已經被擊退。
遼國這邊……
其實看著趙昕在那邊修城池、城牆,其實也是有些著急。
不過好就好在,那條走廊對遼國來說,倒也不是說必須要經過的通道。
現如今的遼國,其實是加強版的韃子。
韃子當年還得靠蒙古給他讓路,這才去得了居庸關方向,從居庸關方向入侵。
而遼國,則完全不需要,因為此時的整個燕山以北,都差不多在對方的控制之下。
“要打出去!”
“畢竟天子守國門這種事,說說就好,天子,當然是要用來征服天下的,守什麼國門,全都給我主攻!”
“打得一拳開,免得百拳來!”
這一年春,趙昕再次討論北伐之事。
可以從遼西走廊北上,不過就是路程遠了點。
路程估計至少需要增加了一倍。
而如果是從古北口、喜逢口北上。
這路又不太好走。
可這也得打啊!
只是大軍出擊,就算了。
此時的他們,還是得省著點糧食。
用五百人,一千人的騎兵小隊出擊吧。
並不是只有遼國人,才會騎兵騷擾。
趙昕隨後便從自己的十七將中,挑了一個看上去還靠得住的,然後讓他帶著五百黎元軍,五百普通大宋禁軍出去。
五百普通大宋禁軍當誘餌,五百黎元軍則在山裡埋伏。
同時把熱氣球小分隊也給帶上。
等到了三月份。
最後……
這一千人便給趙昕帶回來了兩百多個人頭,以及幾十頭羊。
趙昕讓人把這戰績都給記下來。
因為等對方死後,這都是要寫入史書的。
當然!
像是勝不驕、敗不餒的話,也必須是一再強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