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老鐵們,我們到達音樂廳了,節目組真大氣,允許我們繼續直播,一會兒老鐵們也去貢獻一下點選量!”
周子云站在音樂廳外,對著手機侃大山。
他是網上第一個翻唱《南山南》的人,雖然沒能像歌曲一樣大火,但也吸引了一批粉絲,成為了小網紅。
這就是人們熱衷於蹭熱點的原因,就算吃不了肉,能喝一口湯,也是一筆不小的錢啊!
有水友問他:
【周哥,你支援誰?蘇哲還是養詩?】
在周子云看來,蘇哲的民謠更加優秀,哪怕《送別》等歌曲的傳唱度稍差,但《消愁》《平凡之路》的流行潛力可一點都不低於《南山南》。
只是可惜,那幾首都是收費單曲,才沒有獲得《南山南》免費傳播的影響力。
而比歌曲內涵,蘇哲更是完爆。
——以音樂人的角度來說,他更欣賞,也更敬佩蘇哲。
但論戰不看觀點,更看立場:
周子云紅起來靠《南山南》,直播間水友都是《南山南》的粉絲。
俗話說吃哪家飯,受哪家管,他沒有其他選擇:
“我當然支援養詩老師啊!作為獨立音樂人,像養詩老師這樣,獨立完成音樂,沒有任何營銷還能爆火,簡直是我們心中的偶像!”
在門口吹噓了一通養老院詩人後,周子云才走進音樂廳,得意笑道:
“嘿嘿,沒想到我老周也混成專業評審團了!”
【主播,你是專業評審團?】
【哇,沒想到啊,還以為你只是觀眾呢!】
周子云的得意洋洋,知道這多虧了他最近的熱度,心中更加感激養老院詩人,大聲道:
“伱們放心,我給歌曲打分,不看多有內涵,就看好不好聽!音樂是用來聽的,不是用來分析的!”
他落座以後,隱約聽到周圍的其他專業評審們都在竊竊私語,但由於他舉著手機,都揹著他低聲討論。
雖然他沒有聽清,但其實心中知道他們在討論什麼。
因為在來當專業評審前,節目組的外聯製片——其實就是打電話聯絡嘉賓的工作人員,掛一個製片的名頭好接觸明星。
那人暗示他:
“你要給蘇哲打低分,確保他倒數第一,被淘汰。”
節目組和評委們提前溝通捧誰踩誰,都是心照不宣的事情。
現實中的好聲音,就爆出過提前給評委晉級名額,甚至反覆重錄,或者移花接木,將其他選手的觀眾、評委反應,剪到後門選手上。
一切作為,都是為了讓晉級選手表現更好,生生把比賽變成了電視劇拍攝。
而評委們要靠節目組吃飯,如果不配合,沒有節目請,小眾樂評人能有多少粉絲?能接廣告嗎?能賺外快嗎?
但黑幕也不能太離譜,周子云本來很興奮能當評委,但聽到要將蘇哲變成倒數第一,立即拒絕了:
“哥,我敢這麼打分,以後就別吃音樂這碗飯了!蘇哲粉絲這麼多,如果壓他兩三名還能解釋,壓到倒數,他粉絲不得爆炸?”
外聯製片乾脆透漏:
“內部訊息,蘇哲這一主題的歌曲很怪,甚至跑題了,和【同窗】沒關係,你到時以這種理由壓低分數,沒有任何人能說出不對。”
周子云這才猶豫了,說道:
“提前說好,如果真如你所說,我會給他打低分。但如果又是一首《平凡之路》一般的經典民謠,我只能如實打分。”
雖然外聯製片不太滿意,但似乎其他評委也是這種條件,於是周子云還是來當評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