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網上,“確認”了養老院詩人的身份後,論戰卻更激烈了。
蘇哲的粉絲,以及一部分不屑於《南山南》質量的民謠粉,開始攻擊——
【《南山南》沒有任何故事和情感在裡面,全都是技巧!】
【只有初中生才喜歡《南山南》,堪稱民謠界小四,只會用不明覺厲的詞語堆徹!】
【(psy)寫若干帶有“東西南北方位詞,清晨,夏夜,大雪”的句子,裝成小女孩呀呀兩聲,就能讓一大票人淚流滿面了。】
【這不應該是民謠的樣子,民謠不應該是這樣矯情的樣子!】
【沒有靈魂,叫什麼民謠?!】
【一群小白!】
蘇哲的粉絲和《南山南》的反對者們一起攻擊著這首歌。
但《南山南》在全網樂迷無數,自然有人站出來與他們論戰:
【人民群眾喜歡的,你們不喜歡,你們算老幾?】
【歌曲好聽就夠了,為什麼非要強加意義呢?】
【真不明白,某些人聽的歌還非得有意義、有靈魂!怎麼回事?“寓教於樂”的小品還沒聽夠,非得讓音樂也“寓教於樂”?】
【在某些人看來,小品把人看哭是本事,歌也得把人聽哭才是本事,怎麼著?職業哭墳啊,這麼喜歡哭!】
這屆網友的攻擊性不低,吵出火氣後,也沒放過蘇哲這個正主:
【《送別》的歌詞確實寫得很好,但音樂也太老古董了!建議蘇哲去當詩人,別當音樂人了。】
【喜歡《送別》的就是裝逼,音樂最重要的就是好不好聽,而不是歌詞。】
【聽歌還能聽出優越感來?一群裝逼犯,誰會在家裡沒事兒放《送別》聽?】
隨著爭吵,兩邊的擁躉的爭吵越來越烈。
甘蔗說:【聽《南山南》的都是民謠小白,根本不懂音樂!】
南山粉說:【聽《送別》的都是裝逼犯,有那功夫不如去背古詩!】
甘蔗說:【滾去聽養詩吧!】
南山粉說:【惡臭粉圈滾開!】
蘇哲:……
他感覺就像左手和右手打起來一樣。
偏偏還不停有人@當事人。
蘇哲還沒回應,胡震東先回應了。
他轉發了一篇長篇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