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逸很驚奇啊,索性運起十分力,“砰!”隨著巨大的悶響,那塔頂終於卸了下來。而他探頭瞧去,先瞄著一個古怪的碩大容器,這叫“水海”,是降溫用的。
將水海拆掉,下面則是懸胎鼎,用來放草藥金石。它懸在爐中,再下面,便是添火的丹灶。
他一共拆出了四件,稍感費力,但裝作很累的樣子,道:“我完事了,你洗吧。”
“嘖嘖,小氣的男人!”
小楠很鄙視,右手一伸,兩指併攏,喝道:“水來!”
“譁!”
話音方落,只見銀河倒掛般的飛瀑,竟然憑空截斷,就像用剪刀剪掉了一半,下半部分完全消失。隔了兩秒鐘,這瀑布才重新接續,傾瀉直下。
而她面前的虛空中,卻突然出現了一團偌大的水球。
這水球似有生命一般,慢慢將四個部件包裹,然後像一隻自尉心的史萊姆,在那兒上下上下的膩咕膩咕。
噫!
楊逸瞧著有點噁心,道:“你為什麼不默發,還非得喊一聲?”
“假裝自己會控水術啊!”
小楠理所當然的回應,見那水球漸漸的從透明變成黑灰色,又是兩指併攏:“去!”
黑球瞬間消失,轉眼出現在洞外,嘩啦啦的下了場黑雨,都澆在了山林中。
“……”
楊逸不想理她,只打量那四個部件,而這一瞧,頓時驚豔。
蒙塵千年的珍寶露出了真容,當炭層褪去,一種似金非金,似石非石,似土非土的古拙色彩就呈現出來。
“這才有個神爐的樣子,委屈你了。”
楊逸甚是歡喜,小心的組裝完畢,大傢伙往那兒一擺,簡直厚重如山。
忙完這些,天色已暗。
天師道的四位弟子挑著諸多物件,迅速上了山。張金通考慮的很周到,像住宿的帳篷被褥,吃食用的碗筷蒸鍋,照明的手電汽燈,還有添火用的木炭,一應俱全。
楊逸和小楠在洞外搭好帳篷,沒再繼續,而是閉目打坐,調節精氣神。
要知道,古代修士煉丹,須齋戒、頂冠、披道,跪捧藥爐,禱請大道天尊,再行入山。時間要在開山月(三或九)的吉日良辰,築壇要燒符篆,爐鼎插置寶劍古鏡等等。
有的或許是心理安慰,有的可能真管用。
他們沒刻意佈置,只是剛好趕上三月份,便也挑了個吉日,即是明天。
……
次日,晨曦。
楊逸整整修煉了一宿,此時還沒停止,一吞一吐,正採食朝霞之氣。當初陽完全跳出地平線,驅散了淡淡的山間白霧,他才收功起身,自覺神氣充盈。
對面的小楠也睜開眼,同樣光彩流動,華蘊內斂。
倆人目光一碰,腳下一踩,齊齊躍入洞內。
楊逸開啟箱子,取出一份祛邪丹的藥材,祛邪丹的品級比煉形益神丹要低,先試試手也好。
道教的外丹術,經過長期試驗,已經形成了一套系統方法,包括飛、升、抽、伏、點、關、養、煮、煉、鍛、研、封等數十種。
每一種,都需要靈力、神識、技巧、火候各方面緊妙配合,稍有不慎,就可能浪費了一份材料。
《玄珠心鏡錄》有云:祛邪丹,半數材料研作小塊,二兩作一包,包入粗布袋內。半數材料陰乾,加水沸煮,並將布袋懸於鼎內,頻加水,二三日布袋漸輕,汁漸濃。煮至四五日,藥已在汁內,取布袋,再煮之,升丹,而成丹胎,即收。
添火則是,卯酉頂火各六兩,是指每日上午和下午七點,各添木炭六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