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東西在漢朝還有點作用,現在嘛……要知道本宮給這幾個傢伙安的罪狀,是私通韃虜!
剛巧,本宮上次還截獲了一批兀良哈的物資。
所以,朱厚照直接入了大朝會。
大朝會上,也不是沒有朱厚照的幫手!
比如,楊廷和這個瓜娃子。
他冷冰冰地來了句:“敢問席員外郎,活十萬養馬農,捐黍百萬石,耕牛二十萬,千里水渠縱橫,首賑雪災者何人也?”
“乃當今東宮!”
“爾何德何能,敢汙衊儲君!”
朱厚照一聽,就開心起來。
這個瓜娃子,耿直啊!
雖然和本宮鬧彆扭也耿直,但始終有師徒情分是不是!
下一個,就是李東陽。
李東陽於大朝會極少發表自己的政見,可他是太子太傅,太子真要失德,他就算是輔政大臣,也跑不了!
所以,李東陽幽幽地道:“天命之事,無益於世,有損於民。本朝朗朗晴天,焉能苟鬼神之言?”
好吧,李東陽一表態,一大波小迷弟馬上闡明瞭自己態度。
立即有人高歌:“當朝儲君,三歲立志,其志之遠大,吾不及也!”
“此英明東宮,仁義愛人,厚及鄉里。近者歌謳而樂之,遠者竭蹶而趨之。德澤上昭天,下漏泉。爾何人也,名不見經傳,焉敢汙衊太子殿下!”
更有人往死裡拍馬屁:“太子在襁褓,則太平有象。稍長,則有振興之言;及次,則有愛民之舉;未及成人,則有安世之能。”
說得朱厚照都有些不好意思。
唔,說得也沒錯!
本宮振興之言,的確有!愛民之舉,更是妥妥的!安世之能,也是必須有的!
這個官兒不錯,本宮記下了,下次繼續找他拍馬屁!
倒是本宮天字第一號大狗腿呢?
他剛想到這,焦芳就發言了:“本朝律例:凡誣告平人者坐罪有差;凡涉及重要,其各該官司必先參詳該論。”
“敢問席員外郎,貴官不是御史,也不是刑部,更非大理寺……兼太子殿下持節而行,檢胡獻及干係者私通韃虜,一應引律立案速斷。”
“故本官有兩問,一問貴官,誣告太子者該當何罪?二問貴官,證據何在?”
朱厚照一步踏入金鑾殿,清朗的聲音響起來。
“本宮濫殺無辜的證據,員外郎有沒有,本宮不知道!”
“倒是胡獻私通韃虜的證據,員外郎勾連胡獻的證據……本宮有十幾個大箱子!”
“席員外郎,有興趣一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