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曆1799年,19歲的那波利卡被迫再次中斷了他的學業。自從1792年以後的7年之間,由於整個斯里荷家族都成了流亡貴族,那波利卡的學業也變為風雨中的浮萍,屢屢被中斷,以前是因為需要轉移遛彎地,然而這次卻有著不同的理由。
“什麼?造反、啊不,起義?在這裡?”那波利卡從家族中一個高階僕人口中驚愕的得到了這個訊息,剎那間感覺到一絲夢幻。
“是的,起義,”僕人堅定且帶著狂熱回答道,“共和是波里斯自古以來的傳統,暴君卡多許廢除了這個傳統,遭遇全波里斯的不滿,只是他們以前敢怒不敢言,於是我們要將他們集結在一起,推翻暴君,恢復共和!”
“那我?”
“家族長說了,共和大業至關重要,不能讓一些不可靠的人混進來,那波利卡少爺你是家族的新星,一定可以承擔起更重要的任務。”
那波利卡諾諾應許以後,家僕便退去了,留下那波利卡在房間中深思這一事件。5年前那波利卡與哈迪斯分別以後,踏上了不同的流亡之路,哈迪斯所在的萊博斯家族流亡到波特盧,而那波利卡所在的斯里荷家族則是轉道波旁流亡到安羅拉航道。
安羅拉航道是波里斯在埃多楠半島的海外領土,這幾年中卡多許一世主要做的事情是壓制在波旁島的反對派,因此對安羅拉航道的管制鬆懈無比,導致安羅拉航道成了異見分子的聚集地,包過斯里荷家族在內許多反卡多許分子都流亡到這裡。
說實話,那波利卡對那些異見分子並不看好,儘管他這一世的父母就是這些異見分子之一。不看好的原因之一,就比如爭權奪勢,明明已經被驅趕到這裡了,偏偏還內部激烈鬥爭,那波利卡一個19歲的少年為什麼也會被拉上戰場?四世為人的那波利卡非常清楚。
然後沒準,卡多許一世就是故意放斯里荷家族這些人流亡到安羅拉航道呢?透過一次戰爭,將他們集中消滅?不管如何,安羅拉航道很快就會混亂起來,自己也要捲入戰場。只是不知道,如今的哈迪斯過得如何?
如今哈迪斯在波特盧的歐利學院裡,正準備著自己的畢業修行課題,他拒絕了波特盧人員安穩的提議,計劃去烏爾奇進行調查——沒錯,哈迪斯真的打算去見巴提他們。
比起風雲湧動的波里斯,如今的波特盧正處於一片祥和的和平之中,因為在第三期與第四期幕間中,波特盧所進行的兩場戰爭都獲得了勝利,享受著戰爭紅利的波特盧自然如今是繁花似錦。
幕間中波特盧進行的第一場戰爭,是1722年至1742年共持續20年的“邁席卡戰爭”,當初第三世修革死時,就預言過邁席卡會再次被侵略,這一預言成真了,並且還是將騰龍四國全部捲入的“邁席卡戰爭”。
“邁席卡戰爭”的起因,是在波特盧的指示下,一夥在“第二次諸寡頭戰爭”以後流亡波特盧的軍閥後裔大搖大擺的回到祖地鬧事,向邁席卡當局討回祖傳的領地,以及因為流亡而被沒收的財富。
邁席卡王知道對方是來找茬的,就採取冷處理的方式沒去理會,但是這夥軍閥後裔成天在當地遊蕩,喝酒不給錢,還尋釁滋事,惹得人憎狗厭,結果就被當地的官吏狠狠收拾了一頓趕出去。
這就不得了了,這夥軍閥後裔被趕走以後,就跑去向波特盧哭訴,於是波特盧大使就趾高氣昂的要求邁席卡王立刻給個交代,不然不排除波特盧使用某些會導致不愉快局面的特殊手段。
一開始邁席卡還將這次事件當做一次普通的外交事件,於是邁席卡王只得誠懇的以國家的名義,對那些鬧事者表示道歉,但是波特盧不依不饒,要求邁席卡交出揍人的官吏,並給波特盧審判。
事情鬧到這個份上,邁席卡就明白這不是一起普通的外交事件,波特盧是故意要把事情鬧到。如果繼續對波特盧退讓,只會讓波特盧步步緊逼,然後自己丟臉到家,什麼事情也無法解決。
因此邁席卡開始強硬起來,回絕了波特盧的審判要求,因此波特盧立刻對邁席卡宣戰,發動入侵。一週以後,烏爾奇表示“支援波特盧的正義舉措”,因此也對邁席卡宣戰。所以天界將這次戰爭定名為“邁席卡戰爭”。
現如今回首這場“邁席卡戰爭”,波特盧在其中吃相之難看令人汗顏,連魔鬼都可以和他們比較道德。
原本這場戰爭是烏爾奇與波特盧夾擊邁席卡的戰爭,可是在1727年以後,戰爭局面發生了改變,因為布拉亞松接受了邁席卡的求援,表示邁席卡才是戰爭的受害方,於是……布拉亞松無視了戰爭的主謀波特盧,僅對烏爾奇宣戰。
然後到1728年時,戰爭局面又發生了變化,邁席卡退入僅存的蒼茫地,丟掉所有沿海土地,這意味著波特盧和烏爾奇成了陸地鄰國,因此從這一刻起,波特盧的敵人名單又增加了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