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曆1668年暨邁席卡開國903年,我軍敗,王被賊流放至蒼茫地,率家眷親信徙出,自盧格羅往東,經弗蘭克關隘達蒼茫地。蒼茫地乃邁席卡林間地東部大荒之地,人煙稀少,盜賊橫行,常有暴民與休倫蠻侵擾,僅北部薩拉西與南部麓谷兩座主城可供上稅。”
“王徙於此,賊首督政達馬四世仍不肯釋,誓將王徙於薩拉西更以東。賢臣修革,雖為達馬四世之親屬,深明大義,獨入都以勸之,王遂暫居於薩拉西。”
——《邁席卡諸王記·新提洛本紀·柯傑四世傳》
當初柯傑四世與叛軍談判的時候,他們約定好好的,提洛家族放棄抵抗,就可以收拾浮財遷徙到薩拉西,可是提洛家族極其僕從剛剛遷到薩拉西,讓他們繼續滾到更東邊的風聲,就四處傳起來了。
比起盧格羅來說,薩拉西已經夠荒涼了,要是再往東流放,那真是要了提洛家族老命,東邊只有一堆堆的村落,根本沒有一座主城。
最後,身為下屬中唯一能和羅斯家族搭上話的人,修革就臨危受命,奉命去盧格羅與達馬四世談判,雙方交個底,問問對方到底什麼態度。
修革千里迢迢的趕去盧格羅以後,發現這個建議是其他貴族提起的,試圖痛打落水狗。修革記得提出這個建議的貴族屬於與羅斯家族不相睦的家族,於是心中就有底,將這件事情猜透個七八分。既然不是達馬四世想讓提洛繼續往東滾,那就好解決。
“修革入幕飲酒,頷首大笑,督政達馬四世疑之,問曰何意,修革答曰:‘督政誤矣!此乃明修棧道暗度陳倉是也。’督政大驚:‘老哥請說,何如明暗之語?’修革正襟危坐,鄭重語曰:‘督政與舊王立約,使其遷至薩拉西,此乃督政之定。今有小賊口出狂言,命舊王徙至更遠之地,陽是滅舊王威風,陰是滅汝信約,故我說督政誤矣。’”
“督政不解:‘此陽易懂,而陰何意?’‘薩拉西之約乃督政所立,自當為督政保證,今小賊未通督政,擅自上書議論,此意圖推翻督政之約,今日可推翻薩拉西之約,明日推翻督政之約,亦未可知。’”
“督政聽罷,勃然色變,鞠躬道謝,欲留修革於內,修革推辭,稱人不可無信,遂當晚離京。督政談曰:‘賢人栽,智人哉,吾不及也,悔恨當初未留之。’”
——《邁席卡諸王記·新提洛本紀·柯傑四世傳》
在勸說完達馬四世以後,修革連休息都沒休息,當晚就直接離開盧格羅,而修革之所以走的這麼快,是害怕不明不白的暴病而亡。
修革之所以認為這一次事件能很輕易的拉到達馬四世的幫助,是因為這一次最先上書提議把提洛家族感到更遠地方的貴族,和羅斯家族關係並不融洽,事實上兩個家族早有衝突,之前不過是在推翻提洛王朝這支大旗下才共同站到一起的而已。
而他們這一次上書,攻擊提洛家族是假,趁著這次事件打擊達馬四世的威信才是真。要知道提洛家族被流放到薩拉西,是達馬四世對提洛家族做出的承諾。如今承諾墨跡未乾,如果達馬四世就這麼再次流放,必定失信於人,留下隨性、記恨的惡名。
所以在修革點通了其中的關節以後,達馬四世為了維護自己的威信,就必須保證提洛家族留在薩拉西,雖然這兩個家族在一年前還是兵戎相見的敵人。
在看完這一件事情以後,打破了對方的計劃,自然是要趕快跑路為好,跑到對方鞭長莫及的薩拉西。並且不要看達馬四世挽留自己是多麼情真意切,要是修革真的留下來,就憑雙方的過往,兩個人都會很尷尬。修革已經四世為人了,這之中的門道清楚的狠。
回到蒙卡多以後,修革發現如今提洛家族的處境相當慘淡。一是蒙卡多的環境十分艱苦,和盧格羅相比起來真是天差地別;二是蒙卡多當地的貴族將提洛家族視為來搶地盤的,沒有一點尊重前王室的態度,各種消極怠工,給提洛家族使絆子。
在這種情況下,許多原本還跟著提洛家族的貴族們紛紛不辭而別,連一些奴隸們都找各種機會跑了,有些在跑之前還會順走一些財產。
“邊境的逃奴為什麼這麼多,今天我算是知道了啊,”柯傑抓回了一隻逃奴,憤怒的柯傑將他們全部殺死,掛在樹上警告其他可能的逃奴,抽完鞭子洩憤以後,柯傑轉向修革,沮喪的說道,“我人生四載,還沒遇上這種情況,時不利兮騅不逝啊。”
由於場上還有一些侍從,所以兩人說的話不能那麼直白,當然修革是聽明白了,柯傑這裡的四載,不是指他活了四十多年,而是指他四世為人,還沒遇上過這種情況。
即使在第一世時,柯傑的家族破落的不成樣子,但起碼還有一處完全屬於自己的農莊,而現在雖然空有大名,卻寄人餘下,薩拉西開發完好的地帶全被當地貴族把持著,當地貴族視提洛家族為前來搶吃的餓狼,根本不與他們合作,讓柯傑空有一身力氣卻無處施展。
不過修革不同,他在第一世就是靠著空手套白狼起家的,因此說道:“柯傑閣下,如今再呆在薩拉西就是徒勞無功白費力氣,我們只有跳出去,才能有積累力量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