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此言大善!聽公瑾一語,如飲美酒,不覺自醉!兩位愛妃,你這族兄才學如何,已不用朕多言了。”
只見趙鈺指著周瑜笑道:
“我大楚朝中武臣,為將者眾多,而能為帥者寥寥,不過關鎮國、賀拔阿斗泥與杜元凱三人,如今又可再加一人矣!”
杜預自不用說,賀拔阿斗泥即賀拔嶽,華夏史上,是關隴六鎮第一代領袖,才學比之兩位兄長還要高出一籌來,在世時,不僅是宇文泰的上官,更是壓得一代雄主高歡喘不過氣來。
不過,這兩人中,杜預更偏向於出謀劃策,而賀拔嶽更擅長陸戰,對於水戰只能說是一般。
楚國若想要北伐,必須有精於水戰之人,而周瑜,無疑是最佳的選擇。
更不用說,在周瑜的取齊之策中,甚至提到了佔領沿海島嶼,從海路出發,襲擾齊國沿海州府的策略,這足以證明這位水戰天才戰略眼光的獨特之處。
要知道,在這個時代,哪怕有著武學的神異,人們也常常將寬廣無垠的大海敬而遠之,而周瑜的戰略規劃中,卻反其道而行之,將大海作為自己戰略的一部分。
周家雙姝眼中迸出點點喜色。
她們完全沒有料到,趙鈺對周瑜的評價竟然如此之高。
“草民不敢受陛下如此謬讚。”
周瑜的態度依舊十分謙虛。
“你的眼光不會看錯。”趙鈺的態度比周瑜自己還要堅定,只見他轉頭對侍立在一旁的高力士說道,“力士,去紫寰殿,將朕的佩劍取來。”
“陛下……”
看著高力士應聲而去,似乎意識到什麼的周瑜雙手微微顫抖起來,顫聲道。
趙鈺示意周瑜回座,淡淡道:“莫要多言。公瑾乃國士,朕自當以國士之禮待之。”
“臣,周瑜,敢不竭股肱之力,效忠貞之節,以報陛下知遇之恩!”
【叮,周瑜忠誠達到滿值,親密度達到滿值!】
【因帝卡“長沙桓王——孫策”的緣故,周瑜自動成為“近臣”。出身自動變為“外戚”!】
不多時,高力士從殿外走了進來,懷中抱著一幅卷軸。
“朕的佩劍呢?”
趙鈺掃了一眼,淡淡問道。
高力士連忙回道:“陛下,劍乃利器,露之不祥,因此奴婢將它藏到了周美人的畫作中,帶了過來。”
說著,他用雙手,將畫軸連帶裡面的天子佩劍,恭恭敬敬的遞到趙鈺面前。
周憲輕掩檀口,有些驚訝的問道:“陛下,這畫作是……”
從高力士手中接過畫軸,趙鈺一邊將畫軸輕輕展開,一邊笑道:“不錯,正是憲兒的《海棠落鵲圖》。”
後宮四女盡皆能歌善舞,但論及丹青一道,只有周憲頗為精通。
若不是今日,她根本無從得知,陛下竟然將自己的畫作掛在紫寰殿中。
想到此處,周憲望向趙鈺的目光中滿是柔情蜜意。
“力士,把這畫軸給朕拿好了!”
將天子佩劍從畫卷中取出,趙鈺吩咐高力士一聲,左手握著繡有金龍的劍鞘,右手持劍柄,內力流轉,微一用力。
鏘!
下一瞬,一道冷光躍然而出,鋒芒過處,令人汗毛倒豎。
好劍!
饒是周瑜見慣了寶劍,望著那如霜劍光,也忍不住在心中讚歎一句。
趙鈺隨手舞出幾朵劍花,這才收劍回鞘,將長劍連著劍鞘一併遞向周瑜。
“常言道,紅粉送佳人,寶劍贈英雄。這柄霜華劍,是朕之先父昔日給朕的及冠之禮。如今,就當是朕給公瑾的見面禮了。”
望著趙鈺遞來的霜華劍,饒是周瑜少年老成,此時也忍不住胸中激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