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張瑰犯上作亂,自己只能夜奔歸州暫避一隅,可郭禹的心中一直很從容。始終堅信有朝一日自己一定會收復荊南重返江陵;因為有賀隱陪在身邊,他相信這個老友會殫精竭慮,替自己運籌帷幄準備好一切,自己只需要在合適的時機振臂一呼,老友便會幫他調兵遣將揮師而上……
這就是他最值得信賴的朋友和最忠實的屬下,賀隱!
而如今的郭禹卻有些焦慮!
當看到陳伶婉在身邊奔跑著蹴鞠,想起當年襁褓裡的女童,如今已是風姿綽約的少女,他有些焦慮!
當想到馳騁疆場從不離身的馬槊,已經揮動不出讓敵人心驚膽寒的槍花,他有些焦慮!
當想到陪伴自己征戰多年的青鬃馬,馱著自己日漸發福的身體已不能矯健飛馳,他有些焦慮!
焦慮還有沒有足夠的時間,讓他臥薪嚐膽厚積薄發?焦慮還能不能等來機遇,讓他一展胸中鴻鵠之志?……
焦慮,不是因為即將面對的敵人有多麼強大,而是焦慮自己已不再年輕!時間是他最大的敵人,機遇是他迫切需要抓到手裡的東西,這就是讓他感覺焦慮的原因!
而他所有的焦慮,只有身邊這個男人能開出藥方,自己聰明睿智的朋友,賀隱!
……
賀隱明白郭禹心中的焦慮,不用說出來,只要看看對方的眼睛就能洞悉一切。他們是朋友,更是他唯一的主顧和老闆,他必須瞭解郭禹的一切甚至要超過了解自己。
“學得文武藝,賣與帝王家。”這是讀書人的追求和歸宿,也曾是他矢志不移的夢想,但很快這個夢想就破滅了。
他生在一個錯誤的時代!大唐國祚綿長已歷二百八十餘年,莫說盛唐雄風,若只是生在數十年前的太平歲月裡,也許都是儒士文人們揮斥方遒指點江山的大好年代。而現在,這是一個弱肉強食,習慣用砍刀和弩箭來書寫歷史的時代。滿腹經綸遠遠抵不過一個有力氣的臂膀!就連“初唐四傑”之一的楊炯先生,都曾抒發過“寧為百夫長,勝作一書生!”的感慨,何況是一名不文的賀隱!
他曾經很迷茫,不知道自己一介書生身處亂世能做些什麼?潛心研學?吟詩作賦?還是著書立傳?
文人生在此時的大唐,無疑就是最大的悲哀!幾乎每個領域都已被前輩巨匠們推至巔峰。
治國理政?自然比不了魏徵、房玄齡、杜如晦……
做學問?依然難望前人項背;韓愈、柳宗元、李翱、劉禹錫……
縱論詩情才氣?面前無數高山只能仰止膜拜;李白、杜甫、白居易、駱賓王……
一個個響亮的名字振聾發聵,已將大唐的榮耀殿堂塞的滿滿當當!
而默默無聞的賀隱能做什麼?也許命中註定只能做個百無一用的窮酸,只配呆在某個村野私塾裡苟延殘喘!
賀隱看到了郭禹的焦慮,作為朋友要替他去解決;作為下屬要為他給出解決問題的最佳方案。
二十年來,郭禹在臺前,賀隱在幕後;郭禹勇武過人,賀隱良謀頻出,兩人早就合二為一,郭禹每一次的成功同樣實現著賀隱的價值!
是郭禹無私的信任讓他找到了人生目標。也許永遠無法把賀隱的名字載入史冊,但至少可以透過郭禹告訴這個世界,賀隱不是一介怯懦迂腐的書生,他還可以書寫和改變歷史!手無縛雞之力的儒生,同樣能夠成為頗具實力的強者!
郭禹給了一個窮酸施展才華的舞臺,他就要華麗麗登場無愧於這個舞臺,他要用自己的學識和智慧,盡全力將朋友同時也是主顧的郭禹推向人生的巔峰!不關乎金錢地位,只為證明在亂世之中,一介書生活著的意義和獲得成功後的滿足感!
……
在外人看來,此時草廬裡的景象的確有些怪異,兩位年華不再的男人相對枯坐,卻沉默不語。
而只有他們自己知道,只要和老友待在一起就會很安逸!到了一定年紀後才會發現相處不累、久處不厭,是一件多麼難得的事!人與人之間最好的樣子就是相處舒服,無言也暖!胡四孟虎如此,許存鹿弁如此,郭禹賀隱亦是如此,世上的老友大都如此!
老友之間就是如此,不需要任何語言,甚至都不需要任何表情。彼此之間簡單的眼神交流,就完全讀懂了對方的心意!
就像郭禹和賀隱,都從老友彼此的眼神裡看到了同樣一句話:
“既然感到焦慮那就開始吧!用行動去趕走焦慮!”
附:《舊唐書•昭宗本紀》、《資治通鑑》卷二五七、《十國春秋》卷三五《前蜀紀》一
“蔡州牙將申叢執秦宗權,折其足,乞降;別將郭璠殺申叢,執送秦宗權於汴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