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第一件事,自然就是要將這不成器的兒子留在洛陽,讓他能找到一個賢明的老師,掌握經典,報效國家。”
“第二件事,是關於鮮卑人的。”
“陛下有所不知,當今鮮卑,出了個雄主。”
“此人喚作拓跋力微,他很年少的時候就有聰慧英明的名聲,在他父親逝世之後成為了鮮卑索頭部的首領。”
“建安二十五年,他的勢力非常的薄弱,他就依附在沒鹿回部大人竇賓那裡,後來他跟竇賓出兵攻打西部的鮮卑,軍隊大敗,竇賓失去了馬匹,徒步奔跑,拓跋力微就派人將自己所騎乘的寶馬送給了他。”
“竇賓返回之後,詢問是誰人送來的駿馬,拓跋力微卻隱瞞這件事,不肯告知,後來竇賓得知這件事,非常的驚訝,想要將國家一分為二,報答他的救命之恩,但是拓跋力微沒有接受。”
“於是竇賓就將女兒嫁給了他,又讓他帶著部族去發展,十餘年之中,他採用仁德的政策,感化了諸多民眾,使得他們都來依附他。”
“在十年前,竇賓病危,死之前告訴自己的兒子們,讓他們擁戴拓跋力微,可他的兒子們卻想要殺了拓跋,拓跋就先殺了自己的妻,向竇賓的兩個兒子發喪,等他們前來奔喪的時候,拓跋趁機除掉了他們。”
“隨即,拓跋兵不血刃的拿下了他們的部族,各部大人全部都對他很是恭敬,他的部落中能拉弓騎馬的人達到了二十萬人!!”
劉豹認真的講述了起來。
曹髦眯起了雙眼,當今的鮮卑各部,其實跟大魏的關係還算不錯,名義上還是臣服關係,雖然不像南匈奴這樣完全被控制,但是大魏出兵的時候他們還是會跟隨。
當初司馬懿去平定遼東的時候,就用了鮮卑僱傭軍,其中有慕容鮮卑,擊破公孫淵有功,受封率義王。
東部鮮卑先後形成慕容部、宇文部、段部三部,佔據遼西,又有劉豹所說的這個拓跋部,南遷來到了雲中,西北還有禿髮部和乞伏部。
劉豹說道:“前不久,這位拓跋領著軍隊繼續南下,當時右賢王還不曾逝世,他就派遣我的叔父右谷蠡王潘六奚率大軍在北部抵禦拓跋鮮卑沒想到,竟然是全軍覆沒,他和五個兒子都被拓跋所殺。”
劉豹看起來憂心忡忡的模樣,這是故意在給曹髦暗示,拓跋有南下的想法。
可曹髦知道,拓跋部目前還算不上是威脅,尤其是在拓跋力微還活著的時候,這人雖然是個雄主,但是有個問題,他活得太久了
他後期的諸多操作,司馬安世都幹不出來,他將自己最有能力的太子給殺掉了在他死後,號稱二十萬的部族就直接散了。
曹髦當然也沒有輕視他們。
當今的胡人是越來越難對付了,因為常年的來往,導致這些胡人的漢化程度越來越高,胡人的首領都開始熟讀五經,通讀漢書了,兵法更是常備在身邊,已經不再是隻靠著騎兵簡單劫掠的原始模式了。
拓跋力微就曾很不服氣的說道:“我遍觀前代匈奴、蹋頓之流,苟且貪圖財利,抄掠邊境民眾,雖然有所獲取,而他們的死傷不足以相補,更招致許多仇敵,百姓困苦,不是長遠的計策!”
當今的這些胡人首領們,他們幾乎看不起那些只會劫掠的前輩們了,他們所想的是“行仁政,逐鹿天下”,這性質頓時就不同了。
曹髦點點頭,“你說的這個人,朕是知道的,可他並沒有與大魏作對的想法,還曾寫信,說想要跟大魏友好的相處,說自己願意將兒子送到洛陽來。”
劉豹臉色一黑。
他又說道:“陛下,此人面對自己的妻尚且不留情面,可見,是個徹頭徹尾的殘酷小人,陛下可勿要被這樣的人所欺騙啊!”
曹髦瞥了他一眼,你道德水準還特麼挺高的啊!
曹髦問道:“那第三件事是什麼呢?”
劉豹回答道:“右賢王劉猛,他看起來對陛下恭敬,只是因為他的實力不足,且沒有多少人願意跟隨他。”
“他不喜歡讀書,不許自己身邊的人去讀聖人的書籍,常常對人說,自己這個右賢王沒有得到一寸的土地,名不副實。”
“眾人都不贊同他,因此他只能在暗中積累實力。”
“倘若此人積累了足夠的實力,定然會反叛!”
“陛下不可不防!”
曹髦的臉上沒有半點的驚訝,甚至說,自從劉豹進來之後,皇帝的臉色就沒有變化過,一直都是莫名的嚴肅。
這讓劉豹完全看不出皇帝的心思和想法,只覺得高深莫測。
“這三件事,朕知道了。”
曹髦說著,隨即認真的說道:“當初太祖皇帝分五部匈奴,令諸部帥教化其民,如今看來,五部之內,唯獨左部帥最是用心啊。”
劉豹遲疑了一下,還是說道:“臣奉令,自是全力而為。”
“好,那就請部帥且先在洛陽休息一段時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