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來講,喬辰安對於自己被王禮之收為學生,還是有幾分歡喜的。
只要他一天還在這紅塵俗世,便要遵循這俗世間的規矩辦事,這就是所謂的“世俗禮法,人情世故。”無可避免。
雖然他現在也算得上是半個修道之人,但終歸不能徹底脫離世俗,遁入深山老林,與清泉松鶴為伴,渡此餘生。
更何況,父母望子成龍,還盼著他能夠步入官場,光耀門楣。
這樣一件有百利而無一害的事萬沒有拒絕的理由。
舊時官場中,最牢靠,也是最基本的關係便是門生同學,門生自然是以師生關係來論,同學便是同榜出身,而現在王禮之既然要收他做弟子,兩人之間自然便定下了師生關係。
只是但凡敢這樣做的人,必定是朝廷中的一方大員,屬於那種影響力極大的人物,否則的話即便定下名分也只是徒增笑柄罷了。
有了這一層關係,別的不說,單是科舉這條道路上,喬辰安可謂是有了一章張護身符,不知要比別人少走多少彎路。
只要將來不是自己作死,有了王禮之的提攜,平步青雲指日可待。
王禮之早就預料到他會這麼說,一向嚴苛的臉上也不禁露出幾分笑意,能夠收到像喬辰安這樣既有才華,又懂禮數的學生,他自然也是高興的很。
從桌案上的眾文章中挑出一篇來,念道:“‘天子呼來不上船,自稱臣是酒中仙’,單從意境來看自然是極好的,只是身為大夏子民,自當心繫朝廷,為朝廷效力,怎可存有這樣的憊懶心思!非好男兒所為!”
頓了一下,又道:“若是讓有心人知道了,怕又要拿此事大做文章了!”
喬辰安心中瞭然,如今的朝堂當中分為兩派,一派以梁王為首,另一派則以丞相為首,兩派勢成水火,鬥得不可開交,卻是因為大夏連年以來的邊境不穩問題。
大夏雖然看似國泰民安,風調雨順,正值太平盛世,實則早已有內外交困的局面,只不過中原地區,遠離邊關,訊息往來閉塞,這才仍然是日日笙歌,一片大好景象。
北面有羅高族作亂犯上,南方有巫族的一堆大祭司不停地搞事,以“母神”之名教化民眾,也就東西部邊境相對來說平和一些,但也有不少妖孽作亂。
而在中原大地之上,近年來更是不斷有邪教作亂,企圖動搖大夏根基。
這世界雖然有諸天神佛,幽冥地府,行使管理眾生的職責,但這人世間的紛爭他們卻是不大參與的。
入紅塵易,脫世俗難。
而且神仙下界也不是那般容易,一般來說眾仙在仙界各有職務,忙的不可開交,除了有“公幹”在身,或者類似七仙女這般無甚職責,實在是閒的無聊的女仙,才會下界玩耍一番。
而且這些女仙基本全是單純的不能再單純的純妹子,涉世未深,智商捉急,差不多全都屬於胸大無腦的型別,一個不小心就會被某個不知名的好運小子成功撩到,抱得美人歸。
更多時候,天庭全是靠名山大川當中的仙流正派代替這些神仙行使管理職責,但真正成效幾何,便有些難說了。
畢竟,誰沒事會專門往這些鳥不拉屎的荒蠻之地跑,有誅妖斬邪正心的只是少數人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