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人家企業對外人是這樣的,放在自己國家,他們不敢。
而國內那些企業,專門對國人這樣……到國外了就跪下了。
別人無條件罰款你幾十億營業額,屁都不敢放一個。
到國內口口聲聲為使用者,扭頭就把使用者告到法院。
李遠看著全網在營銷ChatGPT,包括比心這邊,都收到了營銷經費,手筆不小,整整兩千萬美元。
不過宋佳佳那邊沒接。
不是宋佳佳考慮到擎天集團,而是比心目前沒有開設廣告業務,比心的宗旨就是不允許營銷廣告出現。
非營銷性質的可以,比如新聞裡面出現品牌詞彙,創作者維權內容等等……
產品質量好壞,上架了比心商城,自然有專門的人去檢測,不能把話語權隨意放開,那樣裡面充斥的水軍無法分辨。
本來12月份是chatgpt收割流量的一波,不過另外一件事連續佔領了頭條。
那就是:每個人成為自己健康的第一責任人。
從12月13號開始。
三年的夢魘,到了最後的時刻。
這一天,比心商城忙碌了起來。
全網都在抱怨買不到布洛芬,買不到各種退燒藥。
而恰好,李遠投資的一個生物製藥實驗室,最先練手的就是那些專利過期的產品。
這些都是有固定標準跟成熟經驗的,所以並不難。
如同三年前那樣,比心商城開啟了免費配送布洛芬的節奏。
僅僅算藥品成本的話,虧損不多。
成本也就幾個億,那些原材料不貴。
可如果加上配送費,就貴了。
物流倉儲包裝這些就不算了,哪怕是從倉庫發到個人手裡,接近二十萬快遞員,一週之內,也得配送接近九百單。
還要專門找人打包,近兩億包裹,人工成本高達百億。
當然,肯定也收割了流量。
A股製藥企業本來以為自己遇到了好機會,一個個就等著市值暴漲呢。
可惜那樣的局面並沒有出現,伴隨著比心全國配送之後,市面上的藥也不缺了。
那些囤藥的人,也開始求爺爺告奶奶想找人出掉手裡的貨了。
甚至開始有人詆譭比心商城配送的布洛芬是無效的。
可特麼大家用的都是同一種配方啊,而且還是國家統一給出的標準。
三年兩次,李遠扼殺了很多人發財的機會。
同時,輝瑞的一款神藥,被推出了高價。
而他們為了打入國內市場,直接找國內大佬代言。
引起了無數人追捧,哪怕家裡條件不好,也要花費大幾千,想辦法找別人弄一盒。
面對這種局面,李遠無能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