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汴京城,最繁華、發達有名氣的便是水門碼頭。而水門碼頭上,最讓外鄉遊子想念的,便是泰和樓那一碗水門餛飩。
就這一碗餛飩,多少文人騷客提筆寫詩,如今廣為傳頌的詩篇就有上百首。
“咱們今中午就去泰和樓吃餛飩?”趙崇安拉著羅曼衣袖,一臉的饞相:“今天中午,我也要在泰和樓留墨寶,等我往後中了狀元,泰和樓也將我今兒提的字鑲在邊上,使南來北往的人都拜讀、瞻仰。”
“好,等你中了狀元,我將你今日的墨寶買下來,滿京城的見人就發。”
“當真?”趙崇安意氣風發的仰起臉,目光灼熱的盯著羅曼:“那你等著,我一定給你中一個狀元出來。”
“那你今天可好好寫,別寫得太見不得人。等你中了狀元,泰和樓將你的墨寶製成扁,姐姐再買下來滿京城發,結果倒惹成了滿京城的笑話。”
趙崇安狠狠的瞪著羅蘭,羅蘭便還給他一個鬼臉。惹得趙崇安用鼻子狠狠‘哼’了他一聲。
到了泰和樓,看著泰和樓門前立著的一大面詩詞牆,別說趙崇安和羅蘭這兩個小的,就連羅曼看著這牆上鳳飛鳳舞的名家詩詞,也相當震撼。
“姐姐你看,這是前科狀元吳雲的墨跡,寫的就是這名滿天下的水門餛飩。”才看完這一首,趙崇安又驚呼道:“這是姜尚書外任回京題的詞,好,當真是好……”
幾人沿著長牆來來回回走了兩遍,剛才還雄心壯志要在泰和樓留墨寶的趙崇安就蔫了。
“他們都寫得這樣好,和他們相比,我這點學識實在是不值一提。”
進了泰和樓,對著小二遞過來的毛筆,趙崇安以從未有過的謙遜姿態謝絕了:“謝小哥看得起,不過我這二錢墨汁,還是先養在肚子裡吧。等往後學有所成,再來貴店題字作詩。”
小二也不勉強,問了一圈沒人題字,便客客氣氣的將人領到大堂靠窗的位置道:“樓上視野更好,也有雅室。可惜貴人來遲了,已經滿了桌。客觀看這個位置如何?雖不及樓上看得更遠更廣,一眼望出去倒也沒多少阻攔,反倒能將眾生百態都看得更加清楚。”
知道泰和樓是名店旺鋪,羅曼也沒吵著非要雅室。順著小二的意在臨窗的位置坐下來,笑著讓小二唱菜名。
麻溜的一長串菜名唱出來,羅蘭和趙崇安都驚大了嘴巴。最後小二問來點什麼,趙崇安直接就來了一句:“水門餛飩。”
羅蘭愣愣的去看姐姐,下意識接了一句:“滷豬、滷鴨、醬雞、臘肉、松花小肚兒、晾肉、香腸兒……後面又是啥來著?”
她說一道小二扯著嗓門朝後廚報一道,等羅蘭這一句‘後面又是啥’出來,小二直接愣了:“您剛才報的這些菜,是都不要?”
羅曼‘噗呲’一聲笑出來,握著妹妹的手對小二道:“她是被你的技藝驚到了,在學這報菜名的貫口呢。她剛點的這些菜你看廚準備上了沒有,若沒有便先別上這些。”
“哪有那麼快就準備上,沒事,你們且想想點點啥。我去後廚支候一聲,剛點那些就別張羅著做了。”
等小二走了,羅蘭才不好意思的看著羅曼道:“我是覺得他報菜名可好聽了,跟唱歌一樣……”
“這就是出來見世面的意義。”羅曼半點沒怪羅蘭和趙崇安丟了臉面,指著外頭的魚龍混雜的碼頭道:“看過了世間百態,往後對人、對事才能胸懷坦蕩,言行有衡。”
等小二再過來,羅曼便撿了泰和樓的名菜點了幾樣,然後每人再要了一小碗水門餛飩。
“其實,在碼頭上最好吃的還是河鮮。離了碼頭,再新鮮的魚蝦都不夠新鮮了。不過,泰和樓最有名的幾樣菜卻都和河鮮無關,你們猜一猜都是為什麼?”
一桌子人吃吃說說,和著碼頭的哄亂吆喝,又是一番風情。她們吃得開心,完全沒注意到正和友人一起上樓的陳墨,眉眼含笑的往羅曼身上看了好幾眼。
許久沒見著這丫頭了,長高了,比以往更靈動雅緻了,那雙大眼睛卻依舊如往常一樣黑亮動人。
又想著,原來這丫頭不光是會合香,對這飲食文化也頗有研究。
實在是個有趣的丫頭,若不是和友人相伴,他都想蹭到那一桌,和小姑娘說說閒話坐一坐。
“泰和樓以文雅著稱,又留有許多文人騷客的墨寶。所以,來京城趕考的學子們,必定會來泰和樓。所以,泰和樓的狀元宴、佔鰲頭第菜,不是味道好得多讓人沉醉,而是大夥兒都想討一個好口彩、圖個吉利。”
“那這水門餛飩是不是也有什麼典故,或者說法?我吃著餛飩雖也好吃,卻也就是好吃,沒驚豔得總要念著這一口的地步啊!”
“這就是遠行遊子對家鄉的思念嘛,出門在外,將家鄉的美食想了一遍又一遍,這好不容易到了碼頭,上了岸定然要迫不及待的吃一碗家鄉的餛飩啊。
美味和著鄉思,可不就成了人間至味。”
正說著話,窗外卻突然哄亂起來。原本雜亂卻有序往碼頭扛著活兒的漢子突然扔下肩上的東西,朝支著桌子的二掌櫃圍了過去。
羅曼等也顧不上吃飯了,一雙眼睛盯著外頭的事態發展。
“說好的扛一袋十三個銅板,怎麼臨結銀子了又成了十個銅板了?”
“你扛得慢,耽誤了爺們掙錢了。一袋才扣你三個銅板,算不錯了。要不要,不要趕緊滾。”二掌櫃將一串銅板扔在地上,趾高氣揚斜著瘦弱漢子:“再不滾,往後別來水門碼頭扛活兒。”
旁的扛活兒人都不依了:“咱們這個是按件算錢,哪有慢了還扣銀子的道理?要按你的意思,我們的工錢該怎樣算?”
“你叫什麼名字?”儘管周圍圍滿了人,二掌櫃依舊沒當回事,拿起桌上的旱菸杆指著那人鼻子:“來吧,爺給你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