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就是一排密密麻麻的小字,寫著他關於朝陽一劍的理解。
這朝陽一劍,正是當日他力劈華山證道的那一道極致劍意,想不到竟是在這裡悟得的。
薛太歲當然觀此劍出,有感於劍意之極,卻不知其道從何來,空有所感卻無力可使。
他本不喜劍,但對於兵器的招法還是有感於心。如今見到題字,自然大為欣喜,一行行看下來,終於對這朝陽一劍有所瞭解。
雖然他用的是刀,此法對他無用,但道理相通,想來對他將來明悟刀道亦有大作用。
看過鬱長風的感念,薛太歲再去找他說的那位明瞭上師,果然此人也是太白宗一位久享盛名的人物,他所留下的正是關於凝鍊與極致的理解。
也就是在這裡,薛太歲才明白,原來極致的表現也有許多種,那明瞭上師與鬱長風所使,不過是其中一部分,在這鏡壁上還刻著無數心得,僅是這關於極意的心得就有多種。
薛太歲看得如痴如醉,許多原本不太明白的道理在往往都能找到答案。
有時甚至能找到不止一個答案。
這裡就是一個開放的平臺,所有來到這裡的人都可以將自己的想法寫在上面,有時甚至有相互佐證與對壘之事。
比如在鏡壁左下角部分就有一場爭論,爭論者更是如今太白宗最為赫赫有名的幾位大人物。
先是歐陽康在上面寫了一段關於兵道之論,認為兵既在道中,則當可天成,這天地間必然會有一柄真正的神兵,號令天下萬兵。
接著就有人在下面接上。
“歐陽師弟所言,師兄略有不同。兵本無識,貴在人主,豈有天生王將之說……白太冠。”
卻是那太白宗掌教。
然後是又有幾位修者在後面接話,有的支援歐陽康,有的支援白太冠。
最後卻是凌雲劍仙結束了此場爭論:
“兵在殺戮,人主殺伐。兵者人主,王將難覓。天下生死,終止人心……凌雲。”
這番話出後,爭論輒止。
但是有關兵道的看法,依舊是各起紛紜。
那一刻看著鏡壁上的字,薛太歲突然心有所感。
他取出自己那鎢鐵菜刀看了看,莫名間突然有了種感觸,喃喃道:“兵在……天成。”
那鎢鐵菜刀沒有任何反應。
想了想,薛太歲亦是搖頭一笑,將菜刀放了回去。
然後他繼續看鏡壁上的題字留言。
這些題字內容眾多,又五花八門無所不有,有心得,有感悟,有論道,更有具體功法。
若有一一參祥,僅是理解還不夠,更需實地檢驗。
此刻徐峰跑了過來:
“薛師弟啊,本還想你走到那七百米的太白天塹,觀歷代劍術名家手跡,你可要繼續一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