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太歲此刻一點氣力也無,任由周身元力發散,漸漸形成一道道氣牆,瀰漫四周。
“氣牆二十米範圍了,達到此基數已經可以位列太白宗精英範疇。”一名弟子回答。
氣牆繼續急速增長,“二十四米了,有望進入前十名。”又一名弟子驚叫。
“二十五米了,還在增長。應當可以排在第八左右。”徐峰此刻回答道。
“不管第幾,反正不會是第十。”有人介面。
“卻是把鬱長風師祖擠出來了。”
鬱長風算不上天縱之才,靠著一路血殺走到最後,當年他血戰連場,獲得奇遇無數,才能將自身元氣練到可外放二十五米一二的地步,堪堪進入前十。
正因此,徐峰才說,進入二十五米,基本就算入了前十了。
從基礎元嬰到元氣外放,就是這一個時辰的變化,就需要旁人十年心血!
一步十年,精進若斯,還能求什麼?
就連徐峰亦不由苦笑道:
“師弟心大,難怪能有此成就,佩服!”
薛太歲搖搖頭,咧嘴怪笑:
“你們只是不知道,灑家付出了什麼。”
十八盤上,薛太歲此刻在一步一步的向著峰首走去。
八百八十八米山峰,五千餘臺階,薛太歲不知道自己能走到哪一階,他也不關心。
這刻的他,已將登上峰頂的期望徹底收起,只是負手緩步而行,一如遊山玩水,閒庭信步,目光所到處,是這洞天中美麗的山水景色。
其實如果用心觀察,就會發現這試煉十八盤內的景色原就是極美的。濃郁的靈霧極富變化性,在這片土地上變幻出光怪陸離的色彩,映現出千般美景,只是來到這裡的人,一心只想著勇攀高峰,到是忽略了路上的景色。
此時的薛太歲,心境一片空明。
他就這麼一路走來,欣賞著大好山景,走走停停,很快便到了精英臺的正中。
太白宗弟子隨便給了他一株靈藥,他便繼續前行。
由此地開始,依稀已可見到山壁上嶙峋的字跡,那是一些先輩留下的修煉心得,當然也少不得某某某到此一遊的墨寶。
不過只能走到這一高度的人的心得,不看也罷。
薛太歲繼續向上走著。
五百米便是精英臺,曾經這一高度是許多人的天塹,因為要走到這步,至少也要提升修為半階,對於薛太歲而言,開啟鯤鯨之力,卻不過是信步閒遊。
其實到了這五百米之處,大陣自然放鬆了力道,只要不再攀登,便不會再增加重力。
他很快就站在了五百米精英臺題跋碑文的旁邊。
與之前的平臺不同,這五百名精英臺上豎著一塊巨大山壁,光滑如鏡,上面刻滿了字跡,皆是有幸到過此地之人所留,放眼看去,至少有數百人在這裡題字留名。
在鏡壁一角上,薛太歲看到了鬱長風的名字,上寫:
“大禹四十二年,入試煉十八盤,登精英臺,參明瞭上師心法有感,悟朝陽一劍,特此留念,以饗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