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風情濃郁,建築、服飾、習俗、歌舞、樂器、工藝均保持著傳統古老、原汁原味的內涵。
其中的臺江縣,被稱為天下苗族第一縣,史稱苗疆腹地。
其地勢由西南向東北部傾斜,為典型高原山地地貌,是世界上苗族聚居最集中的縣份。
在這塊神奇的土地上,苗族人民創造和繼承了豐富燦爛的民族文化。
莊嚴肅穆的鼓社集會、蘊滿古風古韻的姊妹節、別具情趣的婚俗禮儀等,都是臺江苗族文化的典型表徵。
苗族民間的傳統節日較多,有苗年、四月八、龍舟節、吃新節、趕秋節等,其中以過苗年最為隆重。
苗年相當於漢族的春節,一般在秋後舉行。
節日早晨,人們將做好的美味佳餚擺在火塘邊的灶上祭祖,在牛鼻子上抹酒以示對其辛苦勞作一年的酬謝,盛裝的青年男女跳起踩堂舞。
黔東南的苗族,把漢族的春節叫做漢年,與傳統的苗年並存,和其他民族一共同歡度。
那些不過苗年的苗族地區,主要是過漢族的春節,也貼些對聯門神之類,會有鬥牛賽馬摔跤鬥雞等活動,以及走親訪友還有男女青年的遊方對歌。
有的人家的男婚女嫁也選在春節舉行。
湘西地區的苗族過春節,還舉行規模盛大的趕牛場活動。
廣西融水縣一帶的苗族過春節,舉行蘆笙舞會,每年群眾能達數萬人之多。
期間,我們除了必要的吃喝拉撒睡,其餘時間都在行走。
期間,玉牌漸漸恢復之前的溫熱。
隨著我們徹底走遍苗疆能走的每一寸土地,玉牌的觸感倏然變得跟普通玉牌沒有差別。
玉牌不再散發溫熱。
我再去看玉牌上的浮雕瘦竹,瘦竹不再若被微風吹拂,不再會令人恍惚瘦竹在持續搖擺不定。
玉牌不管是觸感還是外觀,都已在同一瞬間,變得平平無奇。
大師兄說過,玉牌記憶體的至少有姜央的一縷精氣。
這是,執念了結之後,姜央的那縷精氣就此消散了?
那我豈不是虧大了?
我速度將玉牌塞到衣服裡貼到肌膚上,還好,玉牌依舊能替我盡除至陰之力帶給我的體寒。
我的滿眼慶幸讓大師兄笑出了聲,他提醒我可將玉牌的變化歸於,一應不俗已不再浮於表面已然內斂了起來。
我們就此去留宿賓館,我洗漱之後,大師兄小心動作,替我挑破,腳上新磨出的血泡。
對於苗疆能走的每一寸土地我們都是一步步踏踏實實踩過的,目的自然是為了更好的討好玉牌裡的東西。
大師兄並不贊同我如此的自虐,但我堅持如此,總覺得,能因此,換來豐厚的回報。
目前的結果看起來有些差強人意,但後續會如何是不一定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