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法濫,刑法重,黎民怨。”
“人吃人,鈔買鈔,何曾見。”
“賊做官,官做賊,哀哉可憐。”
蘇陽幽幽一嘆,卻不料隨口一句,令葉希賢勃然大怒。
“黃口小兒安敢妖言惑眾?”
“皇上嗣大寶位,清心恭己,喜怒不形,輕徭減賦,賞罰以類,舉措得宜,行之期年,萬姓悅服,群生欣豫, 薄海內外,薰為太和……豈容你在此出言汙衊?”
蘇陽聽到這話頓時就愣了,沒想到這都能撞見朱允炆的小迷弟!
不過本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原則,蘇陽立馬開口致歉。
“先生見諒,是小子孟浪了。”
雖然蘇陽道歉了,但是葉希賢還是覺得不太滿意。
當今皇上可是一位聖君明主,葉希賢一直尊崇有加,哪裡能容忍有人非議朝廷!
“小小年紀不思進取,上報家國下安黎民,安敢在此非議妄言?”
蘇陽一聽這話,臉色頓時沉了下來。
老子都道歉了,你丫還咬著不放,有點過分了吧?
“小子雖然不通孔孟之道,但也不是好壞不分的渾人,怎不知皇上的愛民之心?”
“那你還口出狂言,非議朝廷?”葉希賢輕蔑冷哼,顯然不相信蘇陽的說辭。
蘇陽雙手一攤,無奈苦笑道:“皇上即位,銳意革新,但上下不通,形勢不明,反倒不是一件好事!”
啪嗒!
始終沉默的暴昭聽了蘇陽這話,突然全身一顫,竹筷應聲而落,掉在桌上,傳出一聲輕響。
他扭頭看向蘇陽,眼神中綻放出了一道精光。
表面上新帝朱允炆接掌的大明局面穩定,國家統一,政治安定,吏治清明,可實際上卻是內憂外患。
對內太祖時期留下的重武輕文、嚴刑峻法、江浙重賦稅和冗官冗員等問題亟待改革,又有諸王擁兵自重不尊朝廷號令;對外韃靼、互剌諸部及兀良哈三衛不斷襲擾大明邊地,北虜之患始終未絕!
在這個條件下,皇上銳意推行建文新政革故鼎新,朝臣大多持反對意見。
刑部尚書暴昭,正是其中之一!
北虜之患尚且可以抵禦,可內亂如何解決?
暴昭看著眼前稍顯稚嫩的蘇陽,不知為何總覺得似乎看到了一絲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