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羅門聯邦所剩餘的幾個城市幾次籌集重金,都沒能換取諾丁陛下的支援。
而新進上任的佩利斯陛下,又顯得有些過於好戰,以至於所羅門人連信使都沒來及派出去,他便以及踏上了北伐戰爭的征程。
所羅門人在戰爭開始後不久,便已經派出了大量的諜報人員參與其中,悄然觀察著戰爭的程序,並且早已做好在必要的時候“推波助瀾”的打算。
他們可不在乎大普魯斯帝國會損失多少戰士,只要普魯斯帝國能早日從北海沼澤的深淵中拉出來,他們是不介意付出一點代價的,更何況這錢還不需要他們來買單。
當斯沃德和他的軍團邁過林邊沼澤,進入索爾森溼地的時候,他們終於將戰火蔓延到了北海聯盟的心臟之上,而這也是他們的底線所在。
先前打慣了順風仗和大決戰的大普魯斯軍團迎來了他們進入沼澤之後所面臨的第一次危機。
那便是無處不在的韋根人。
在林邊沼澤之中行軍的過程中,最大的困難還只不過是自然環境,而索爾森溼地的戰爭卻叫他們知道了什麼叫“客場作戰”。
這些韋根人好似是從洞裡冒出來的一般,斯沃德甚至懷疑,在他們行軍的路上,是不是每一寸土地之中,都有一個韋根人拿著擲矛枕戈以待。
他們往往對帝國計程車兵只是稍作襲擾,隨即便迅速消失的無影無蹤。
因為是在溼地的緣故,此處多為河流,乃是八大沼澤之中最為潮溼的一片土地,即使是在最寒冷的冬季,也總有小塊地區是沒有凍牢固的沼澤,因而斯沃德並不能派出騎士進行反擊,只能看著他們逃跑。
才不過進入溼地沼澤中的第一日,便有超過百名士兵陣亡,百名士兵失蹤。
而那些失蹤了計程車兵,往往會在第二天重新回到軍隊的面前。
只不過是以一種全新的姿態。
他們身上的皮甲被剝的一乾二淨,只有赤條條的身體別掛在兩側的樹幹上,好像是在對帝國進行一種莫名的嘲諷。
好在這種客場作戰之中,帝國的軍隊也並非毫無經驗可談。
至少在《紅獅遠征紀實》一書中,便有詳細的記載方法。
“在面臨敵人廣泛活動的流沙區域行軍時,亞嘜人常常設定伏兵襲擊遠征的軍隊。皇帝下令派遣騎士若干,下馬率領步軍為其大軍開道。”
斯沃德算是受過軍事教育,於是便照著葫蘆畫瓢,同樣安排了一些北地的貴族率領他們麾下的部隊為大軍開路。
這雖然稱不上多好的辦法,但至少不算是毫無應對之策。
由小伯爵、男爵所率領的小股軍隊比皇帝親率的近萬大軍的確要來的更加靈活。
將這些部隊釋放出去,既減少了軍團本身的臃腫,又像是伸出了一根根尖刺,帝國的軍隊從一隻被動挨打的公牛變成了渾身帶刺的刺蝟。
韋根人的伏兵往往還沒有咬到最肥美的那部分,就已經變成了一串血葫蘆似的東西。
雖然他們仍然有一定得手的機會,但卻往往沒有足夠撤退的時間。。
在正面戰場上,幾個獵人組成的小隊卻不是上百個有組織計程車兵的對手。
往往他們傷掉其中的一兩人,便要付出三四條性命作為代價。
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