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詡高貴的所羅門人終究是為他們的傲慢付出了代價。
草原人的王公第一次品嚐到了劫掠帶來的快感。
亞錫人第一次學到了,原來除去售賣自己部落中那點可憐的牲口和在戰場上替所羅門的貴族們賣血之外,他們還可以透過劫掠來發財。
而且他們才幹上第一次就深深的愛上了這行。
所羅門人是及其擅長斂財和生產的種族。他們的富庶程度早已超出草原人的想象。
一個人數不過五百人的小城鎮之中,七個王公便劫掠到了自己放牧三十年都掙不到的財富。
堆積如山的糧食、來自東方和西方的貨物、以及數不清的金銀財飾、陶瓷瓦罐。
而最叫他們覺得新奇的事情,莫過於他們城市中的武器庫。
那是叫他們想象不到的一比巨大收入。
成箱的鐵劍,成捆的鐵矛,掛滿一面牆的弓箭,以及幾十副鐵甲。
雖然早已經無人懂得如如何使用這些武器,但他們鎮中的鐵匠卻一隻將它們維護在了一個十分良好的狀態之中。
畢竟這也代表了所羅門人曾經英武過的一段的歷史,叫他們憑空放棄,那自然是有些不甘心的。
但這些東西最終卻便宜了草原人。
他們用這些武器迅速武裝起了部落中最勇猛的一批人,並且授予了他們“戰士”的稱號。
有了來自所羅門帝國的補給,草原人中完全可以抽出其中的一部分男丁,作為職業戰士存在於他們的部落之中。
不得不說,草原人王公之間最初是為了從部落民中壓榨儘可能多的財富的特殊制度,最終迅速演變成為了一種強有力的軍事組織模式。
在他們侵略所羅門時,往往在部落中有多少男丁,他們就能帶走其中的多少。
而所羅門帝國的幾個家族卻在最初的時候只是將這些草原人當作些不成氣候的小強盜,對他們採取“不聞不問”的鴕鳥政策。
更還有學者得出了研究成果。
“草原人的崛起是根本就沒有足夠的文明核心的,只要經過極短極短的一個時期,很可能就是一代王公領袖的生命結束之後,他們的統治就會走上盡頭。”
在這種主義的鼓吹之下,所羅門帝國更還有商人願意出錢回購那些草原人洗劫城邦之後所帶走的金銀財貨,這些東西對於居住在草原上的亞錫部落的發展並無一點好處,但在所羅門的城邦之中卻依然是硬通貨。
幾乎所有的市民都不介意將自己家裡多餘的手工品、糧食等此類產出換成一些飾品,來裝飾自己家院落的廳房,並且使其看上去更加富麗堂皇一些。
甚至就連加工金銀器的工匠都在打量的購買這些商品,他們更有作為二道販子的潛質,只要找到草原人,將他們手中的金銀飾品買下來,稍微保養一番,擺在自己的貨臺上,就能輕鬆的賺取一倍以上的利潤。
而根據所羅門大學中學者對經濟學方向的分析來看,只要有某個行業存在超出百分之二十的利潤,那麼這個行業便會具有聚攏打量資金的潛質。
因而,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這些侵略所羅門城市諸邦的草原人,非但沒有受到任何來自所羅門帝國的“懲治”,反倒是以更加優勢的貿易地位獲得了更多他們所需要的商品。
而且,每當這些城邦的內部需要僱傭軍的時候,亞錫人依舊是他們的首選,只不過因為亞錫人現在擁有了比以往更加充盈的財力物力,所羅門的商人們甚至主動提高了僱傭他們的價格,甚至拖欠工資的行為都大為減少。
這簡直是對他們強盜行為的一種變相鼓勵。
最早選擇劫掠的那七位王公,其實是抱有必死之志才做出的那種舉動,卻沒想到等來的不是所羅門人的打擊報復,反而是更加優渥的政治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