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息一日,養精蓄銳。
今天“目標”再度確立之後,徐振雲再度提前返家。和冉楚楚說好,因為修行需要,有可能數日外出不得歸。
傍晚時分,徐振雲親自“監督”後院的修葺進度。
到了第二天回到“萍水居”四樓。
昨日離去之時說好,今天徐振雲正常來到“萍水居”,到時候自會有接引的手段。
今日一到,卻立刻在室內圖卷之上收到留聲傳音,教徐振雲到萍水居樓頂。
徐振雲立刻趕到樓頂,這裡卻是空空如也。
稍等候一陣,不由怔然——
沒想到是一位“老朋友”;相隔兩月未見。當時本以為今後再無相見之機,沒想到世事出人意料。
天鶴五行舟。
徐振雲當即踏行舟上,隨一道遁光直起,頃刻遠縱。
如今徐振雲已經是八品修道者,目力、氣機大為精進,穩穩站在天鶴五行舟上,縱目下視,看得更為清晰,範圍也更遠。神都諸景,盡皆涉獵在心。
同時,徐振雲念頭浮動。
本以為今日是去大晉神宮;但看起來卻和想象中不一樣。因為去往“極天”境界,正常情況下需要以“純陽定子”;而諸如天鶴五行舟之類的載具,只是通用於三司六院等真實界域。
未過多久,天鶴五行舟飛遁至雲層之中、彷彿“南天門”的所在,然後天地一轉,自己已經在湖泊上方,一處異界之中——不難辨明,這正是當時“入道第一講”的開講之地。
但當天鶴五行舟停下之際,徐振雲卻不由怔然。
面前雲中,正是浮動著一枚“純陽定子”。
轉乘?
徐振雲並未猶豫,立刻進入純陽定子之內。其中藏有陣圖,感應到有人進來,立刻自行激發,整個彷彿飛船的載具,緩急難辨的運轉起來。
徐振雲心中推敲。
看似“多此一舉”之中,必有深意,似乎昭示著此行的不尋常。只是行止坐臥,莫非玄路;不知道這其中的“玄妙”體現在何處?是為了保密的需要麼?
又等候了一陣,終於真正抵達目標。
門戶一開,徐振雲左右一望,先是一怔,旋即釋然。
這裡的確是“第三極天”、大晉神宮駐蹕之地;徐振雲一轉頭,就看到了“雙盤逆轉”的標誌性圖景。但和前兩次進來時不同,今日的“大晉神宮”形象好像縮小了十多倍。
這是一種超越感知層級的“縮小”。
譬如常態之下,徐振雲與某一景物相去十丈大小如何、百丈大小如何、十里大小如何,心中的“預期”和“印象”自然會調整。但現在徐振雲對於“距離的預期”並沒有變化;好像真的就是“大晉神宮”縮小了。
但徐振雲知道,就是自己感知的問題。
前幾日偶然從神武天平背面的留名文字中看到,第七極天是一個渾成整體,只供奉神武天平一物;而第三極天卻有內外兩層;內層是大晉神宮;外層是一十二處封閉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