穆輕雲道:“正如你所見,這裡的人物分為三類——出世宗門,大涼、大楚兩大仙朝,以及妖族。而應對成局之法,同樣也分為三類。”
“若是‘出世宗門’一系,則是以‘氣運升降賭約’之法成戰局。入世出世,雖各有道果,道途並行不悖;但同一個時代之中,也有如潮起潮落一般的氣運升降。”
“入世仙朝之中的人物,透過卜算之道感應到氣機升降,命數指歸,和同時代出世宗門的某人構成特殊的聯絡,就可以以仙朝或宗門的名義發起挑戰。成生死之局。”
“視鬥戰成果,增益升降,立竿見影。”
“這個機會,每個仙朝百年之內只有一次;如今我大晉機會尚在。可以立在你這裡。”
“而入世仙朝之間,亦可有爭局之法,號稱‘九局’之外的‘小局’。等於仙朝競爭的獨特賭約;一般只有某一仙朝命運分野之時,方才可以立下臨時的‘小局’。”
“二者之間,看似有相似的一面;但是‘氣運升降賭約’是非此即彼的關係,百年一次,這機會一旦動用,對方拒絕不得;而‘小局’則不然;哪怕誘之以利,提出的條件甚是豐厚,對方也可以不接。”
徐振雲道:“若是我選中大涼、大楚的對手,而對方不接,又當何為?”
穆輕雲平靜道:“自然也有花費一些代價的辦法。”
略微一頓,穆輕雲又道:“至於妖族……這些都是花費一些代價的辦法。我大晉作為三大仙朝最強的一方,早就為心元本洲一統做長遠準備。”
“無論是神通道術,還是棋局之中的佈置,都有相對充裕的的後手;只是一直以來,未到發動時機罷了。”
“如今你若能實現八品登人榜,動用一些隱藏的手段,付出一些代價,也都是值得的。”
徐振雲緩緩點頭。
穆輕雲雖然說到很隱晦,但徐振雲自然會意。
就如同大涼、大楚前番雖然鎩羽而歸,並元氣大傷;但其因竟然達成了一舉突襲至大晉的第七極天,並蜂擁而至,本身也是一個很“驚人”的成就。
大晉或許未有這樣級別的佈置;但動用一些準備已久的“非常規”手段,自然也能做到神兵天降,拿捏一兩個七品修道者,總是不成問題。
現在局勢很明顯——
如果是選中了“出世宗門”,那可以大大方方透過“氣運升降賭約”完成一次生死決鬥,完全不需要考慮執行手法上的成本;若是選擇大涼、大楚、妖族的那六個,就需要動用一些代價和手段!
稍稍思索一陣,徐振雲問道:“師父提出的這二十八人名單,出世宗門佔據絕大多數;而兩大仙朝和妖族之數較少;也因為考慮到了‘難易’問題?”
穆輕雲神色一正,搖頭道:“當然沒有!”
“為伱準備的名單,自然是依據你的選擇和要求,選中的能力範圍之內的、最合適的二十八人個潛在目標;沒有先行篩選的道理。”
“無論選中了何人,我都會盡力為你實現。”
“至於其中出世之道人物較多而入世之道人數較少,這是道術上的自然原因。”
穆輕雲隨後一番話,又為徐振雲揭曉了道術體系上的一大“知見”。
這其實也是“出入九歧”之一,神通歧。
對於入世一道的修行者,神通修持以“境界印”為主,以“散印神通”為輔助。基本上神通之用,無論是威力還是特性,都是較為單一,起一個輔助的作用。
類似於牧子衿這樣,將散印能力發揮到極致的,是極少數。
而對於出世一道的修行者,卻往往留意於凝練工整、獨立、全面的“散印神通法”。甚至以此法為立身之本,而將境界印當一個特殊的“支架”作用。
其實以“散印”體系的造詣和實際發揮的效用,出世宗門理應入世仙朝之上;但是在“神通譜”的較量上,因為特殊的考核方法,入世仙朝反而不落下風。
體現在修行步驟上,亦構成了差別。
在九品到七品階段,以外物和“散印神通”熔鍊提升的階段,入世一道修行體系,認為九品到七品隸屬於“小神通”紮根基的範疇,往往在七品或六品的階段一口氣完成前三個境界的“散印”煉化和提升;而出世之道卻是每一個境界依次煉化,如同“無暇之印”一般,穩紮穩打。
而按照徐振雲和穆輕雲的交底,他所謂的“生死決戰中的感悟和復刻能力”,顯然不包括其餘境界的境界印;而只限於“散印”神通。
如此一來,隱世宗門的嫡傳中,適合的“目標”人數,就要大大超過入世之道。
正如徐振雲在玉簡中所見,其中的七品人物,有許多人都修煉了成體系、複雜、全面的遁術神通,尤其是氣道一系修行者。
講述明白後,穆輕雲深深望了徐振雲一眼,道:“不需要考慮實現條件的難易問題;尊重你的本心,做出自己的抉擇!”
徐振雲肅然點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