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瞥見李真用一副看蠢貨的眼神盯著自己,楊暾立刻明白過來對方根本沒有聽懂自己的意思,惱怒地空揮了下劍,思忖片刻後說道:
“就拿剛剛我擊潰你布護在體內臟腑經脈處的金光咒來說,若是尋常劍意一貫而入,自然會碰壁難進分毫,最後無功而返,但這道劍意不同,就算我的劍尖只能觸及你的金光之後再難寸進,”說話間,楊暾隨手一揮,將劍鋒抵在一旁碼頭的木欄上,繼續道,“可我的劍芒可以在你金光保護後的臟器內直接生髮凝實,不用費勁心思考慮如何刺穿防禦,便可以——”
“嗡”一聲輕響,那根木欄應聲而裂,卻從外根本觀察不到什麼端倪,就連鹿鍾劍與其相接處也只有淺淺一點壓痕而已。直到楊暾收劍,一掌巨力拍在其頂端,整根木欄才“喀嚓”一聲徹底斷為兩截,再看去,竟真是隻有內部實心被劍意熔出一豁缺失,而與劍尖抵處無半點縫隙連線的痕跡!
“——直接將你重創。”
說完這些,楊暾也懶得再管李真是否真的明白,反手負劍,轉身回眸,冷冷看了他最後一眼後,回首凜然道:
“這就是答案,李大人,西北斥音派問霄披羽劍的流虹止塵劍式,結合這竹林間所遺存的無名劍法,前者破你灰身,後者破你金光,此二者相合,便是我一直從未示人、而你也一直渴望一見的最後一式:‘但見青竹照羽虹’。”
背後忽有夜風相拂,卻只撩撥了楊暾的滿頭亂髮。
“哦,不錯,只是可惜,這一式的名字還是一如既往的爛啊。”
很平常的一句答語,沒有半點陰冷氣息,而是似乎真有點讚賞之意。因而當楊暾聽到時,第一反應竟是有些受用——
而後,方才是突如其來的極端驚恐。
“嗤——鐺。”
很輕微的一道布料撕裂聲,然而之後卻並沒有響起李真預料中的劍刃完全割開皮肉深入機理的聲音,而一點微硬的觸感更讓他眉頭不由簇起,卻突見楊暾整個人向前以一種極怪異的形狀直飛出去,像是後心處遭受了猛然一擊般胸膛前突而撲去,“嘭”的一聲悶響,只見他整個人狠狠摔落在地上,順勢連滾數圈後才將將停了下來!
穩定身形後,楊暾根本來不及檢視背後的傷勢,迅速站起身來橫劍冷對以防後手,卻見前一刻還氣喘不止,一副死相將至的李真,此時卻是身軀挺立面色如常,執劍下斜,沒有先前半點重傷垂死的神態!他淡淡一笑,讚道:
“不錯,很不錯。在本座近身的瞬間便有所察覺並立刻作出應對,及時凝結真氣用出金鐘罩功夫,又自知此法修為不夠決計擋不住這一劍,所以乾脆借用此劍力道飛撲而出,達到徹底遠離威脅的目的……如此優秀的應對,沒在生死線上滾過幾個來回是做不到的,楊小子,你確實很令本座大開眼界啊。”
“呵呵,哪裡的話,要說開眼界,您才是真真讓我開眼了啊……”
楊暾打著呵呵回道,但連額上一直不斷的冷汗都已然顧不上遮掩,一半是因為心中莫大的驚意,另一半則是背後難忍的劇痛。先前被一劍豁開的傷口處,即使剛剛立刻便用上了金鐘罩進行防護,可刃尖仍是伸入了半寸,瞬間引動了楊暾好不容易才壓抑下去的破軍星的殺伐之意,氣血再度開始流失,而痛覺也重新衝擊起他的靈臺。
然而比起這身體上的痛苦,楊暾更為在意的,還是此刻似乎安然無恙的李真:“但見青竹照羽虹”,那一劍絕對不偏不倚地正中了他的心口,而灰身與金光咒的防護也的確被此招中的兩段劍意所破,單看此時他胸部尚未凝結的那大片血汙便足以證明此擊確確實實傷到了他,怎麼會——目光劃過李真胸前時,楊暾猛地眸珠一凝,神思一滯,發覺那處傷口雖然還未有癒合的跡象,仍在向外不斷淌血,可顏色卻又漸漸變回了一開始的暗紅,再不見有分毫的心頭血湧出!
“看來你已經注意到了啊……”
李真仍是那般笑眯眯的,如和煦春風般沒有絲毫威脅的感覺,卻讓楊暾不由得渾身一顫,不寒而慄,握劍的手亦是緊了幾分。
“‘鵲影林喧飛怒瀧,落木聽雨曄無聲。霜雪拍起三七葬,但見青竹照羽虹’,這就是你的全部四張底牌?嗯,順序雖然不對,不過如果本座沒猜錯,你這四招,也有四季天時融於其中的意思吧?夏水湍急如怒瀧,落木則是在清秋時分,霜雪所代之意自不必多說,而春意萌發、萬物生長之際,自也是青竹層增、虹光明澈之節。春夏秋冬,四時往復而終成一元,今夜你將底牌全部翻開,為本座獻上如此完整而玄妙的一番景象,那禮尚往來,本座自然也不能再藏私了。楊小子,你且想想,你的底牌是這春夏秋冬,那本座的,應該是什麼呢?”
楊暾聞言眉頭一皺,細細回想起來:灰身滅智阿羅漢功,成實宗雲熾寺所傳,自然是佛門功夫;紫薇星斗劍法的十四主星劍,禍玄宗不傳之秘,貨真價實的魔教法門;金光咒,天師道滌真觀所藏,最能代表道家武學的神咒之一……
佛道魔三家,毫無疑問是中原武林之中最具特點的三方勢力,既與常規正道門派有所區分甚至是完全對立,又未完全脫離江湖紛擾而獨立世外,如今想來,李真所選的武功的確都是來源於它們,可能與這三家並列而稱的門派勢力……難不成他只是從相對普通的正道門派中選了一門武功修習而已?
然而正當楊暾還在冥思苦想著答案時,忽聽得李真開口,輕飄飄地念了一句古語,便令他當即愣在原地,雙目圓睜,久久沒有動作: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於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儒門正統顯學,天下首尊聖道。
自然是這六合之內,唯一堪與那三家並稱之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