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爺爺想了想,開口道,“他家過於窮了些,咱們也不要求他們有什麼沒什麼的,真把他們家底掏空了,清梅嫁過去也是跟著受罪。”
聽到吳爺爺說的,吳母也反應了過來,之前只顧著高興,完全沒考慮到這回事。
他們家也不是像別家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家,真要為了個臉面的事,讓男方家裡把家底掏空。說不得還要借外債的,等清梅嫁過去還不是要跟著一起受罪還債的?
仔細想想男方家裡之所以會這麼捨得也是很容易理解。
他家在村裡過得本來就沒什麼地位,如今村裡唯一的童生家捨得把女兒嫁給他們家,這麼好的事哪裡找去?
雖說是被退婚過,可這裡面的門道他們家知道的,不然也不能成了這門婚事不是?
本來也是說,同姓之間是不能通婚的,可一個村裡的誰不知道,清梅這姑娘,從小就是跟著她舅舅家姓的,算不得吳家人。
再說了,單從長久看,這也算是投資了,吳清竹現在就已經是童生了,再過今年說不得就是秀才,再然後舉人了又或者官老爺?
這門婚事怎麼看也是百利而無一害,現在把場面給人做好看了,都是親戚又是同村的,以後有好事能不想著他們?
吳清竹真要是成了秀才,他們家的老大或者老二,給吳清竹當個跑腿的都不丟人,指不定到時候多少人巴結呢。
“那咱們也不能啥都不要,就辦個酒席得了吧?”吳母雖然想通了,可是多少還是有些不甘心。
“該有的還是要的,只是虛禮,沒必要的就算了。”
賀蘭想了想,吳爺爺說的便是那些十二禮,講究一些的人家十二禮便是:紅綢、金花(金簪)、金戒指、金耳環、羊、豬、禮燭、禮香、禮炮、禮餅、連招花盆、石榴花等。
如果哪家姑娘結婚的時候男方家把這十二禮備齊全了,可就是整個家裡爭臉面的事,是個人聽說都要說一句女方嫁到好人家。
之後女方家裡還沒出嫁的姑娘也會不愁嫁,求娶的人家大多都會高看一眼。
像他們農家正常能湊出來都算是不錯的,就上面說的那些金絲器大多時候能有一樣都是不錯的。
再比如紅綢,這時候再不捨得的人家大多都會扯上一身衣服的布料放進聘禮的單子裡。
除了金器,紅綢,只要不是家裡窮的吃不起飯,其他的物品大多也能湊出來。
吳母想了想:“那我們打收幾件禮?”
“湊個吉利數,八件吧,至於是哪幾樣,便讓他們看著來,其他不用多說他們也就明白是怎麼回事了。”
聽吳爺爺下了論斷,眾人也就沒什麼可發表意見的,在吳爺爺動了筷子後也就緊跟著狼吞虎嚥了起來。
只有飯桌上的吳清梅頗有點心神不寧食不下咽的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