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南,曹軍大營。
夜間,中軍升帳,曹軍文武都被叫來參與軍議。
曹操親自執著許攸之手,面見曹氏集團的文臣武將,笑道:“許子遠來投,天滅袁紹。子遠,可將你的良謀奇計,說與各位聽聽。”
許攸迎著眾人神色不一的複雜目光,挺胸說道:
“袁紹之糧草,多積儲在烏巢,委派大將淳于瓊把守。淳于瓊此人,我素知之:貪杯好酒,難堪大任。袁紹用此人承擔軍糧要務,乃是自取滅亡!孟德只需遣精兵猛將,打著袁軍旗號,趕赴烏巢焚燒糧草,袁紹軍心潰散,必將大敗!”
曹操笑看眾謀士:“諸位以為如何?”
程昱說道:“劫糧乃是大事,不可不慎。以愚之見,還需派精兵勁卒查探虛實之後,才能定計。”
其餘謀士,包括郭嘉、戲志才等人,都點頭稱是。
這些謀士,並不是覺得奇襲烏巢的計策不好,只不過他們對許攸、對袁軍虛實沒有了解,唯恐曹操中計;再說許攸直呼“孟德”表字,也有些令人不爽。
曹操搖頭道:“我知道各位的心思,都對子遠並不信任。但諸君也需要明確當今形勢!我軍已經糧盡,催糧公文信件,都被子遠截獲,如果他真有異心,只需坐觀成敗即可,又有什麼必要,親自來到我軍大營,行詐降之計?”
停頓了一下,曹操又道:“現在兩軍僵持,我軍糧草匱乏,正是行險用奇之時!若是再等下去,無異於坐以待斃。”
一眾謀士武將,紛紛應是。
曹操抖擻精神,正要調兵遣將,忽然聽聞,河東郡都有急報至。
“報!發現一支身份不明的軍隊,從河東郡鄉野之地經過!”
“嗯?有多少人?打的什麼旗號?”曹操問道。
“報告丞相,約有兩萬,打的是夏侯二字將旗!”
“不可能,我軍複姓夏侯的將軍雖多,但卻沒有誰帶領兩萬軍經過河東。此必為袁軍偽裝!”曹操驚道,“他們到哪裡了?”
“報告丞相,在小人出發之時,這股大軍已過新鄭!”
這個使者的彙報尚未結束,忽然又有潁川急報來。
曹操拍案而起:“不好,許都危殆!”
潁川急報,一封連著一封:
“報!潁川太守夏侯淵將軍發現許都被賊人襲擾,提兵兩千先行討賊,特遣使來報知!”
“報!(哭泣)夏侯將軍在援救許都路上,遭賊人伏擊,不幸陣亡!”
“報……報丞相!許都殺聲震天,城池已破!丞相家眷連同滿城公卿貴族,無人走脫!”
曹操這一驚非同小可,坐倒在席上:“不可能!袁軍即便有兩萬之眾,破城又怎會如此之快?荀彧呢?荀彧為何不守城!”
最後一名使者小心補充,說出了袁軍兵分兩路的事來,一路是兩萬袁軍,行路較慢;一路卻是八百精騎作為先鋒,輕裝倍道,星夜兼程。
襲破鄢陵關、封鎖許都、斬殺夏侯淵的,都是前一路先鋒軍,八百精騎;因為敵人馬快,封鎖訊息得力,所以今日才和兩萬主力袁軍攻破許都的訊息一同傳來。
“這路先鋒軍,所行深合兵法!統兵者何人?必不是尋常武將!”曹操迅速鎮定心神,咬牙問道。
“據說是袁紹第二子,現領幽州刺史,袁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