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面埋伏,由此首發!
漢王劉邦率本部人馬,追擊向彭城撤退的項羽。追到陽夏的南邊,劉邦下令暫停追擊,派出使者與韓信、彭越等人聯絡,許諾日後與他們共分天下,並把臨淄、大梁、淮南大片土地封給他們。果然,使者紛紛回報,諸侯即將發兵。不久,各路諸侯出兵,攻擊項羽軍隊,韓信三十萬兵馬自齊南下,切斷了項羽向彭城的退路;彭越率數萬兵馬到達固陵與劉邦會師,擔任主攻;劉賈與英布自壽春率兵北進,切斷項羽南逃之路。項羽軍隊不斷收縮,退至垓下,中了韓信的“十面埋伏”。諸侯軍隊蜂擁而至,把項羽軍隊重重包圍了起來。
漢軍“十面埋伏”,形如天網,楚軍固守垓下,勢如鳥雀。此刻,項羽軍的反擊好似困獸猶鬥;劉邦軍的進攻捷報頻傳。垓下戰場,殺聲震天。兩軍拚搏,你死我活。著名的垓下之戰就這樣展開了。
為了進一步動搖和瓦解楚軍,一天夜裡,劉邦要漢軍四面唱起楚歌。楚軍聽了,益發懷念自己的家鄉。項羽大驚曰:“漢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項羽惶惶然不能入睡,深夜在軍帳裡喝酒。他—面喝酒、一邊激昂慷慨地唱起歌來,歌曰:“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據說他的愛妾虞姬也起而和唱,歌曰:“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唱罷,拔劍自刎而死。項羽見大勢已去,帶了八百騎兵連夜突圍南逃。第二天天亮,劉邦發覺項羽突圍而去.便派灌嬰帶領五千騎兵追連趕。
項羽渡過淮河,繼續跟隨他的騎兵只有一百多人了。項羽到陰陵,迷了路,陷進湖沼地帶,被漢軍追及。項羽領兵且戰且退,退至烏江,只剩下二十八名士兵。河邊正停靠著一條小船。烏江亭長請他上船說:“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亦足王也。願大王急渡。今獨臣有船,漢軍至,無以渡。”項羽說:“天之亡我,我何渡為!且籍與江東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無一人還,縱江東父兄憐而王我,我何面目見之?縱彼不言,籍獨不愧於心乎?”接著對亭長說:“吾知公長者。吾騎此馬五歲,所當無敵,嘗一日行千里,不忍殺之,以賜公。”於是命令騎馬的都下馬步行,手拿短小輕便的刀劍交戰,僅項羽一人就殺死漢軍幾百人。項羽自己也負傷十多處。忽然回頭看見了漢軍騎兵司馬呂馬童,說:“若非吾故人乎?”呂馬童面向項羽,指項羽給王翳看,說道:“此項王也。”項羽便說道:“吾聞漢購我頭千金,邑萬戶,吾為若德。”說完就自刎而死了。
由此可見,十面埋伏,何其厲害!
此刻,白骨妖王正在氣頭上!
因為他的白骨兵團就中了十面埋伏!
白骨妖王與夏旭交手!
巨大的骨架卻無比靈敏,白骨妖王曾是白骨精的座下精英。後來篡位殺死了白骨娘娘!
而白骨精,則曾是白骨觀的一位弟子!
白骨觀是佛家修持法之一,為佛教五門禪法之一種,通常由不淨觀、白骨觀、白骨生肌和白骨流光四步組成。主要的目的是息滅對身的貪戀並厭惡另一半。
佛法的修持講色空不二,非空非有、亦空亦有。實際上修氣脈,是從有進手,證得空相,最後達亦空亦有的境界。有和空是無差別的。以修氣脈而言,氣是風大,脈是水大、地大和火大的綜合,氣脈通不了,色法就空不了,實相般若就無法現前,所以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色、受、想、行、識就是五蘊,其中,色相當於物質,受、想、行、識相當於精力,由五蘊構成世界,即精力和物質是不可分的,這正是佛法所說的心物一元論,即是不二法門。
因此,同樣有佛法領悟的夏旭,對戰白骨妖王,是十分有勝算的!
但就在此時,彈琵琶的小純高聲呼喊:“主上!有一個黑袍妖王來了!你要小心!”
“黑袍?!”夏旭冷笑。
白骨黑袍。
這兩個妖王平時就是聯盟!
如今一起前來,也不稀奇!
“出兵攔住黑袍兵團!”夏旭吩咐道!
“遵命!”
一時間,雙方對峙!
黑袍前來增援白骨!
二打一!
夏旭絲毫不懼!
“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夏旭口中唸唸有詞!
五蘊皆空,就是要從心法和色法上證得空性,才敢度一切苦厄,了脫生死。苦、集、滅、道是佛法說的四聖諦,四諦中無了苦諦,把苦諦滅了,就是證道,就是道諦,五蘊就是集諦,要滅一切苦,先滅一切集,如何滅一切集,得了道才幹滅一切集。
了脫生死,修道證果的法門有很多,從法上了的,修氣脈,以心法上了的,修止觀,觀心。還有從信仰上了的,唸佛念法念僧,總之八萬四千法門,都是般若的差別智,都是根本般若演發出來的差別聰慧和方法。
當自觀身作一白骨人,極使白淨,令頭倒下,入臗骨中。澄心一處,極使分明。此想成已,觀身四面,周匝四方,皆有骨人。……乃至見於無量無邊諸白骨人,紛亂縱橫,或大或小,或破或完。……諦觀是已,當自思惟,正有縱橫,諸雜亂骨,何處有我,及與他身。爾時行者,思惟無我,身意泰然,安隱快樂。
這一套大決下來,夏旭以一敵二,絲毫不落下風!
“全軍出擊!”
夏旭悍然釋出命令!
整個戰神堡都動了起來!
殺向妖族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