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醒後,幕姬做的第一件事便是和步凡塵去大皇子府中看望歩尚信,當然目的不言而喻,自然是歩尚信允諾的言龍劍硯。
自硯龍劍硯拿回府中後,步凡塵每天都會花上兩個時辰、取出無鋒,慢慢磨劍,在砥礪劍鋒的同時也增加他和無鋒的契合度。
今日出門,穿的是在陳瓦故鄉買的那件墨袍,因為幕姬要同行的緣故,就讓她擔任了今天的劍侍一職。
幕姬早早的在門口等著步凡塵,其身後是一輛三階靈馬的馬車。這種駿馬通體漆黑,有著極快的速度,眼睛如銅鈴般,非常有神,在頭前有一股血紅的鬃毛,看起來非常的神俊,屬於的種類是單紅馬。它的優勢是個體速度快,但卻不適合拉載重物,所以一般只用於簡單出行,因為長相的原因是各大家族漫遊的最愛。
在瞿福的帶領下,步凡塵和他一起上了馬車。
看的出來步凡塵今日並不輕鬆,在馬車上時,時刻的調整著呼吸。
他這次的目的地是黃家。前幾日,黃家年輕一輩的老大——黃浩昀從武道院返家,在黃竟膽的要求下便來拜訪了步幽空,而父親步幽空對於黃竟膽的親侄子自然也很喜歡,這不,昨日父親便讓他找個機會去拜訪他那位剛好二十歲的表哥。
父親所說的拜訪並不只是拜訪而已,主要目的還是讓黃浩昀錘鍊下步凡塵,這也是幕姬會充當步凡塵劍侍的原因。
瞿福曾說,他的那位表哥天賦和心性都極其出眾,比起親叔黃竟膽的而言,有過之而無不及,並且黃浩昀痴心於劍,在京城有小劍痴的稱呼。至於修為,就連曾經是武王強者的瞿福都沒有看出,知道真相的父親又不告訴他,唯一有用的資訊便是幕姬說的十招之內必死,武宗六階巔峰的幕姬居然說在黃浩昀的手下車撐不過十招,步凡塵內心豈能不突突?
與這樣的人過招,步凡塵自然會無比鄭重,要知道這樣的“同輩”切磋,絕對是對修行大有裨益的,況且還是小劍痴的教導。在鄭重之餘,步凡塵心裡還有些期待和緊張。
黃家同其他大族不太一樣,位置位於京城邊緣,就在左源流所鎮守的南門附近的鎮,那鎮單名一個信字,是很久以前南國皇室親自賜封的,也是整座京城唯一的一個鎮。
因為黃家的緣故,許多無意權勢的家族或者散修,多是選擇在信鎮安居,故信鎮也是公認的武風最剽悍的地方,當然拋去那些超級強者不說,信鎮的平均實力也是公認的最強。
馬車行駛入信鎮,步凡塵拉開窗簾,向外看去。在京都中心生活了半月有餘的他,突然像是發現了新大陸。
京都大多數孩子都衣著華麗,並且他從未看見有人在大街上修煉過,聽瞿爺爺說,那些孩子修練之地多半是在家中的靈陣中,基本都是元氣濃郁之地。
但信鎮上,步凡塵這一路上已經看見了不下十幾個孩子,就在街道前的家門口,或走步打樁或閉目養神調元。雖說整座京城都建在超級元脈上,元氣相對其他地方已經算是得天獨厚,但家裡的小聚元陣應該更適合修煉才對。
要說是沒錢,用不起聚元陣,步凡塵打死都不信,畢竟就剛剛他看到的那幾個十來歲左右的人,都有兩人已經到了先天武師高階,其餘最差的也在武師巔峰,這樣的天賦,要是窮人家的孩子,不早就送去宗門了。
黃家府邸坐落在信街的最南端,其府邸大概佔了信街的四分之一。倒不是說黃家很奢侈,而是因為他們大部分地方都用來建立演武場了。話說回來和那些京城豪族比起來,黃家當真算不上有錢的了,因為他們的錢大多都用於維護演武場。
至於元石,黃家人始終堅持的觀點是不過分假借於外物,所以家中靠元石和天材地寶的堆起來的花架子極少,這也是步凡塵在信街看見許多孩子在街頭修煉的原因,那便是整座信街街風都與黃家家風相似。
黃浩昀穿著一襲白衣站在黃家大門口,像一根白玉柱佇立,一動不動,定力極好,其身後揹負一把無殼寶劍,其名神遊。
見王府的馬車停在門口,黃浩昀漏出一抹微笑向前迎去。見著從車上下來的瞿福三人,朝著瞿福微微彎腰,表示尊敬。不管瞿福以前在府上是夥計還是什麼,對於小叔黃竟膽敬愛的人,他黃浩昀也跟著敬愛了。
看著一襲白衣的黃浩昀,步凡塵行了一禮,並說道:“今日叨擾表哥,還望海涵。”
黃浩昀微微一笑,回了個無須多禮的眼神,沒有客套,畢竟他也不會,伸手向府內,示意眾人進去。
步凡塵不是第一次見黃浩昀,知道後者不愛說話,並未介意,便大大咧咧的向裡面走去。
進府之後,瞿福和黃浩昀簡單的說了兩句後,便獨自離去了,畢竟回老東家,還是要去老東家那行行禮,拜訪一二的。
知道步凡塵的來意,黃浩昀便領著步凡塵直接朝演武場而去。路上黃浩昀難得開口,看了一下比自己矮一個腦腦袋的小弟,微笑道:“是喜歡練劍還是因為身為步家人而不得不練呢?”
步凡塵有點詫異,朝周圍掃了一眼,發現除了幕姬外再無他人,那麼表哥是在問自己無疑。思考了一段時間,搖了搖頭,才緩緩回道:“一劍往九天,一劍敕黃泉,劍出心海闊,劍歸人間安,所以練劍既非喜歡也非被迫,只是在遇見它那刻起,就不知不覺中有了劍心,又慢慢的成了劍客。”
黃浩昀有些詫異,很驚異十歲的小弟能有這般高的覺悟和境界,比自己只高不弱,有些吃驚的回道:“小弟雖然才十歲,但是對劍我的領悟比我高的多,繼續加油。|”
步凡塵咧嘴嘿嘿一笑,又是搖了搖頭,有點不好意思的看著黃浩昀,說道:”那啥,表哥,這不是我的領悟,是從書上學來的,只是一時間不知道如何回答你的問題,又特別喜歡這段話,這才班門弄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