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太極已經出兵朝鮮,朱由檢鐵了心“圍魏救趙”!
上次那種“等待時機”的託辭,再難糊弄過去!
在朱由檢看來,如果要出兵,給關寧軍發道詔令即可!
在王立看來,遠遠沒有這麼簡單!
如果真要出兵,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關寧軍的祖大壽和吳三桂,已經暗中投效了魏忠賢!
自始至終,他們的宗旨是儲存實力!
如果沒有魏忠賢的點頭,就算關寧軍奉詔出征,也只會陽奉陰違!
另外,關寧軍的幾個將領,只適合做將軍,不適合做統帥!
要想成功地“圍魏救趙”,還需一個深謀遠慮的牛人做統領!
魏忠賢麾下的“五虎”和“五彪”,或許能得到祖大壽的認可,卻沒這樣的能力!
朝中的文官,上至內閣首輔下至監察御使,也沒有這樣的能力——他們不把關寧軍的軍餉貪光,已經是燒高香了!
洪承疇長年與流賊作戰,威望高,終究有些滑頭,也不適合統領關寧軍!
況且,西北幾省的剿賊還離不開他!
不僅僅是洪承疇,正在剿賊的任何一個將領,都不能在此時離開!
思來想去,只有孫承宗最合適!
他是關錦防線的締造者,熟悉地理環境和八旗兵的打法!
而且,他的威望極高!
連袁崇煥都對他畢恭畢敬,祖大壽就更不用說了!
然而,此時的孫承宗,已經七十有三!
他的身子可還硬朗?
能否適應遼東的嚴寒?
最關鍵的是,他是否願意出山?
兩年前,因為溫體仁與周延儒之爭,這位孫老爺子無故躺槍!
心灰意冷之下,這才憤然離職!
哎呀,管不了那麼多了!
如果孫老爺子不去,還有誰能勝任?
幾經思索,王立給孫承宗、朱由檢和魏忠賢各寫了一封信。
孫老爺子那邊,從忠君愛國和民族大義的方面勸說,他不會拒絕!
只要朱由檢的詔書一到,必會挺身而出!
魏忠賢那邊,也很簡單!
他是關寧軍的幕後金主——如果關寧軍能立下戰功,他的腰桿就硬了!
他接到自己的信,必會運去大把大把的銀子,祖大壽和吳三桂必然全力以赴!
朱由檢那邊,更簡單了!
他收到自己的舉薦信,不僅會給孫承宗以重任相托,還會送去自己的驍騎營!
如此協調之下,君臣一心,將士用命,糧餉充足,大事必成!
歷史上,皇太極是否出兵朝鮮,朱由檢是否支援,最終的結局如何,王立不得而知;
姑且,算是第二次“改變歷史”的嘗試吧!
最終的結局如何,只能看天命了!
畢竟,關寧軍才五萬步卒,一萬鐵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