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來,王立信心滿滿,想做出一臺實用型的蒸汽機!
就算不能引領世界的工業革命,至少可以提高絲織廠的生產效率!
蒸汽機的構造,其實很簡單!
只是,因為進氣閥、排氣閥、活塞與氣缸之間的漏氣,樣機沒能成功!
在沒有橡膠的情況下,要保證蒸汽機各個活動部件之間的氣密性,實在是天方夜譚!
但是,在歷史上,蒸汽機廣泛應用之時,確實是發現橡膠之前!
肯定有解決辦法,但王立懶得去搗鼓!
扔下百萬的懸賞之後,匆匆回了成都!
一年多的時間,王立幾乎忘了這事兒!
此刻,聽聞工匠解決了漏氣的問題,而且機器連續旋轉兩日之久,王立如何不疑!
然而,報信錦衣衛的回答,幾乎顛覆了王立的認知!
竟然,是麻繩?
在活塞的頭部磨出一個凹槽,緻密地纏了一圈麻繩?
然後,在麻繩上浸滿燒融軟化的石漆?
這麼簡單,就解決了?
細細想來,還真有可能!
麻繩,本身就有一定的彈性!
石漆,不就是溢於地表的粘稠石油嘛!
氣缸內的高壓蒸汽,其實不到一百度,既能保證石漆的柔軟性,又不至於使其因高溫而分解!
只要能保證七八成的氣密性,足以推動活塞往復運動了!
而且,氣缸的內壁,被打磨得非常光滑!
浸了石漆的麻繩往復摩擦,自身的損耗並不大!
連續使用三五天,應該不成問題!
最終能使用多久,還需進一步的驗證!
不必說,肯定還有更好的辦法,暫時沒有發現罷了!
只要不停地嘗試,應該能徹底解決!
從報信錦衣衛的描述來看,旋轉速度和負載能力,遠遠達不到真正實用的要求!
不過,能讓它動起來,已經是重大突破了!
一百萬,對我而言,不過是毛毛雨!
說到做到,賞!
為了加快旋轉速度,為了增加負載能力,王立另繪了“四缸”蒸汽機的圖紙!
當然,這只是給工匠們的建議!
不論他們用什麼方法,只要達到自己要求,再賞五百萬!
……
明軍往潼關和武關退走,並沒引起流賊的懷疑,全都沉浸在攻陷千年古都的喜悅中!
同時,洪承疇和幾位總兵,全都心驚膽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