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點郝運猜錯了,就是華夏內地導演不止一個拿獎。
王權安和金娜憑藉《團圓》獲得最佳劇本銀熊獎。
然後就是郝運拿到了阿爾弗雷德·鮑爾銀熊獎。
這是他在柏林電影節第二次獲獎。
“阿爾弗雷德·鮑爾銀熊獎”可以理解為評審團獎。
注意,不是評審團大獎。
評審團大獎銀熊獎獲得者是《想吹口哨我就吹》的導演弗洛林·塞爾班。
至於阿爾弗雷德·鮑爾,他是柏林國際電影節的第一任竹蓆,這個獎就是用來紀念和表彰他。
從料定了拿不到獎,結果拿了一個不錯的銀熊獎。
郝運其實已經很滿足了。
【恭喜宿主,獲得《第60屆柏林國際電影節·阿爾弗雷德·鮑爾銀熊獎》證書,可存放屬性600點】
【恭喜宿主,獲得證書寶箱(上品)】
【開啟寶箱】
【恭喜宿主開啟證書寶箱(上品),獲得導演+10(永久),劇本/配樂《達拉斯買傢俱樂部》】
郝運看了一下劇本,覺得有些懵逼。
這個劇本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的,原型叫羅恩·伍德魯夫,他的故事在1992年比爾·米努塔利奧所寫的長篇新聞報道《達拉斯晨報》中首次曝光。
在90年代中期,丹尼斯·霍普曾經打算把這個故事搬上銀幕,並且由伍迪·哈里森飾演伍德羅夫,但沒有人給他投資。
布拉德·皮特與導演馬克·福斯特也曾經打算拍攝本片。
另一對感興趣的組合是瑞恩·高斯林與導演克雷格·吉勒斯佩。
不過,即便是布拉德·皮特出演,都沒有人願意對這玩意進行投資。
因為沒有商業價值,而且會得罪一批人。
一個上品寶箱,就拿了這個劇本,郝運實在是有點不甘心。
不過這個劇本質量確實非常好,哪怕是根據真人真事改編,也改編得非常到位。
而且拍起來也不難。
快的話二十來天就能拍完了。
郝運決定給拍出來,他一個華夏導演,怕個毛的米果醫藥產業體系。
不僅不應該幫忙藏著掖著,反而就應該給揭露出來。
然後,人家能借古諷今,咱為什麼就不能……
不過郝運也並不是就完全站在藥商的對立面,人家開發投入那麼多錢,不讓人家賺的話,誰還特麼去研發這個。
有了柏林電影節給的銀熊獎光環加持,《桃姐》在內地和香江都獲得了非常不錯的票房成績。
而且,電影節結束之後的賣片會上,郝運也成功地把電影版權賣了出去。
雖然只賣了一百五十萬美元,但是電影一共才花了一千萬人民幣,光是海外版權就能讓他收回成本了。
電影院再賺的都是純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