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電影節之後,郝運釋出了一張典藏版專輯。
其中粵語歌有兩首:《酷愛》《無賴》。
國語歌曲有六首:《煙花易冷》《夜空中最亮的星》《青花》《風吹麥浪》《安和橋》《如願》。
然後是七首英文歌曲:《need you now》《Trou In》《The Nights》《One More Night》《Sl&ne》。
十五首歌,基本上全都是老歌。
只有一首《如願》是新歌,而且沒有再放純音樂在專輯裡邊。
專輯的定價也不算高。
全球範圍內發行,主打一個回饋歌迷。
其實,國外歌迷的呼聲是想要一張純英文專輯,不想聽裡頭的中文歌曲,根本就聽不明白。
奈何郝運根本不理會這些人想聽什麼。
他的目的就是想讓這些外國佬多接受一下中文的燻烤,所以在排版的時候,也是一首中文一首英文這樣插著排。
被偏愛就是如此的有恃無恐。
倒是純音樂這個無所謂,這次典藏版裡頭還有一張純音樂專輯,收錄了他大部分的純音樂。
有些是沒有收錄過專輯的,比如《小森林》四部曲的那些。
這張專輯的銷量不會少。
因為主打一個粉絲向,購買的人大部分都是喜歡郝運音樂的人。
沒辦法,快要當爸爸了,得積極地賺(割)奶(韭)粉(菜)錢。
《桃姐》票房雖然還不錯,但也是相對於普通文藝片來說的。
郝運還有其他兩部電影在差不多同時段一起上映。
一部是從好萊塢引進的《原始碼》。
華影和華夏兩家有資格引進電影,郝運這樣的人脈關係,他的電影只要能夠過審加龍標,那肯定會被引進到內地。
《原始碼》北美票房1.52億美元,和大家預測的差不多。
至於北美之外的票房,哪怕沒有多少,也不影響這部電影被定義為年度爆款了。
不要小瞧1.5億。
這個成績可以小勝去年派拉蒙的電影《特種部隊》,比20世紀福克斯的《颶風營救》還要高七百萬美元。
大概可以排在北美年度票房排行榜的第14位。
另外還有一部是《那些年·動畫版》電影。
這部動畫電影由於是重製,劇本、指令碼什麼全都是現成的,然而錢一點也沒少花,光是製作費就花了郝運三千五百萬。
郝運拍《那些年》才花一千萬。
倒不是田小鵬中飽私囊了。
電影上映了之後大家才知道這個動畫電影做的確實很精良。
劇情和臺詞都略有改動,動畫版更二次元一些;畫面精美,比真人版的更上一層樓,本來還對上映動畫版電影非常抗拒的原版粉絲,很快就接受了動畫版電影。
得益於這幾年院線發展的非常迅猛,然後同期只有《大偵探福爾摩斯》《花田囍事2010》和《大兵小將》勉強一戰。
《那些年》動畫版開局的票房成績就還不錯,大機率也能票房過億。
郝運做好的虧錢心理準備也白做了。
小老弟們,一個個的就怪讓他省心的,將來他靠這些小老弟,坐擁全球票房市場半壁江山根本就不是夢。
郝運沒來得及觀察《原始碼》在內地上映後的情況。
他在三月初的時候,告別懷孕已經第六個月的安小曦,啟程去拍攝《火星救援》。
萬事俱備……場地、攝影棚、道具,一切都已經完成,確認了一遍演員們也沒有問題,那麼就沒有必要繼續拖下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