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蔚的話不多,周昊的話就更少。
話少的人基本都慢熱,死宅也在其列。
因此,蘇和和周昊兩人雖然由於共同的朋友程蔚的緣故,相處的時間並不少,彼此也都是和善的性格,但關係的進展一直都比較緩慢。
周昊這人塊頭不小,平時存在感卻很低,也只有在餐桌上時,才會吸引別人的目光——特別能吃!
“小別勝新婚”,這個定律不只可以用在夫妻之間,朋友之間也可以適用。自打周昊回來之後,程蔚和他就格外的黏糊,每天都花上大量的時間待在一起,遊戲一打一下午,不知不覺就到了飯點。
蘇和便順勢留周昊一起吃飯。
程蔚自然是極力贊成的。
周昊則再三再四地推辭。
他這樣子倒是弄得蘇和玩心又起,像當初逗程蔚一樣逗他,“放心,我家的藥準備得可全了,什麼胃藥啊……”
話還沒說完就差點被程蔚揪了小辮。
周昊人看著溫厚,反應卻很快,立刻紅了臉,訥訥辯解,“我不是那個意思……”十分不好意思地說了實話,“我太能吃了。”
看他這樣,心理年齡老大的某人也有了罪惡感,實在不該欺負老實孩子,笑著輕鬆道,“能吃好啊,我就喜歡能吃的。”
蘇和和程蔚的盛情難卻,周昊也只好留下來吃飯,努力地幫菜廚蘇打下手,做起事來比程蔚還要利落。
蘇和好奇地問了才知道,他平時在家也經常幫長輩們做事。
真是個好孩子。
蘇和感嘆。
周昊不僅是個好孩子,也是個誠實孩子,說自己太能吃,戰鬥力果然出眾。
蘇和雖然總說程蔚能吃,但程蔚所謂的能吃是建立在他袖珍身材的基礎上的,只是相對的能吃。
都說是半大孩子,吃窮老子。
蘇和自己當初是半大孩子的時候並沒有這個感覺,但如今看到周昊吃飯的時候卻實打實地有了深刻領悟,把程蔚和蘇和兩個的食量加一起還要再翻兩番。
雖說因著周昊說自己能吃,蘇和看他的個頭也覺得他能吃,特意加大了量,但最後還有些估計不足,導致周昊都不好意思下筷子。
蘇和也不好意思,留人吃飯總要讓人吃飽吧?
又去冰箱裡翻出從老王小吃店打包回來的醬肉包子餾上。
老王小吃店現在主打中式快餐食品,這也是蘇和後來建議的:既然早點漸漸賣出了點小名氣,再加上老王又不擅長做炒菜,乾脆就主攻各類麵食粥品小菜得了。
老王採納了她的建議,在原來的基礎上增加了幾種粥品,又添了包子,煎、煮、蒸的餃子,豆包,糖三角,餡餅一類的麵食。
這樣一來,不僅堂吃的回頭客大大增加,外賣量也日漸飆升,如今單隻老王小王伯侄兩個都有些忙不過來,聽說最近正琢磨著再僱個小工幫忙。
老王的包子餡料實在,味道也好,蘇和喜歡韭菜三鮮的,鮮得很。程蔚這個肉食動物則偏愛肉丁包子,肉多,趕口,一咬滿口肉汁,極其肥美。
兩人一買就是好大一方便袋,凍在冰箱裡接長補短。
這會兒拿出來,蘇和便叫周昊千萬別客氣,包子管飽,老王死也不肯多收他們的錢,要的是連人工費都不含的成本價。
包子個頭大,一個能頂旁人家的一個半,這麼大的包子周昊又足足幹掉三個,但蘇和仍舊覺得這孩子沒好意思下力氣。
大吃了蘇和和程蔚一回,周昊感覺挺不好意思,再來時便帶了好些周奶奶做的饅頭、花捲、發糕之類的麵食。
要說老王這人也是古怪,明明包子,豆包之類帶餡的麵食就做得很好,但饅頭和花捲卻總是差了那麼些意思,倒不至於難吃,但也談不上好吃。
周昊的奶奶卻與老王相反,帶餡的麵食做得不過不失,不帶餡的卻極其出色,明明都是一樣的面,也不特意新增什麼,做出來就是格外的暄軟好吃。
快有蘇和臉大的饅頭,什麼都不用就,只醮著白糖,她就能幹掉一個還掛零!
周奶奶的不帶餡麵食太好吃,勾得蘇和的饞蟲都起來了,外面又買不到這麼好吃的自制手工饅頭,她也不好意思總白吃人家的,於是開始思量著自己動手豐衣足食。
花捲發糕貌似難度有點大,蘇和便從最常見的饅頭開始,買了書,開始照著書本動手。
本打算著頭一回做,失敗的可能性大,先小的溜兒的實驗著來。
哪想到她的主觀願望是好的,但無奈零基礎做麵食,心裡沒譜,眼裡沒數,吭哧吭哧幾小碗麵粉舀出來,和出好大一盆面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