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五百萬兩白銀的戰爭賠款,這兵權收回來之後,前前後後也是花了幾百萬兩銀子出去了,沒想到僅僅只是打了一個倭國,連本帶利息就全收回來了。”
“有了這一千五百萬兩銀子,軍制改革的事情就可以加快了。”
“從傳回來的戰報來看,新軍戰力強悍,火炮和火槍威力強大,僅僅只是靠火炮就輕輕鬆鬆打敗了倭人,或許可以再擴建幾支新軍出來。”
弘治皇帝心裡面默默的計算著,他沒有想到僅僅只是打贏了倭國,竟然能夠獲得一千五百萬兩銀子的賠款。
這買賣可以做。
前前後後也不過出動了幾萬大軍,在倭國這邊打了幾場仗,基本上都是依靠強大的火炮轟擊敵人,真正的正面廝殺並沒有多少。
所以死傷非常的輕微,陣亡、犧牲的將士還不到三位數,受傷的也不到五百人,以如此微弱的代價就狠狠的修理了倭國一頓。
“肯定是劉晉這小子弄出來的,張懋、劉晉、楊雲三個人的肯定是不會知道當家的難處,唯有劉晉才知道銀子的重要性。”
“是該好好的賞一賞他了,前前後後也是為我做了很多的事情了,封爵肯定是要封的,侯爵應該不過分,不過他還是太年輕了,以後要輔助厚照,一下子封侯,以後就不太好再賞賜了,先封個伯爵吧。”
弘治皇帝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劉晉。
這個條約一看就知道絕對是出自劉晉的手筆,又是割地、又是賠款,再加上這租借之類的條款,張懋他們是想不出來這些東西的。
所以弘治皇帝也是在尋思著該怎麼好好的賞賜下劉晉,劉晉為他們老朱家也是做了很多事情了。
別的不說,單單是為老朱家弄下來的這些產業,他們老朱家現在的財富到底有多少,估計連弘治皇帝自己都弄不清楚了,反正他現在是不用銀子犯愁了,不用再像以前那樣摳摳搜搜了。
“對了,還有這個石見國,石見銀礦有幾億兩銀子,這歸屬我們大明,以後就可以慢慢的開採了。”
很快,弘治皇帝的目光又是鎖定到了石見國上面,想起了石見銀礦,弘治皇帝就更高興了。
蘊含幾億兩銀子的石見銀礦,足夠開採很久了,未來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單單是這石見銀礦開採出來的銀子就足夠他來維持大明軍隊的開支了。
“搞到了銀子,解決了倭患,又穩住了前往黃金洲的航線,這一站打的值,劉晉也不虧是高人子弟,目光看得遠。”
“有了石見,又租借了兵庫之津,在這裡駐軍,以後倭國就要老老實實了,我大明東邊從此以後再無禍患了。”
弘治皇帝看向地圖,看向大明的東邊,整個人也是露出了笑容。
拋開了那些所謂的仁義道德,國家與國家之間的往來就是要以利益為主,符合大明利益的事情就要多做,損害大明利益的事情就不該去做。
要是考慮什麼宗主國、藩屬國的事情,不對倭國動武,這銀子從哪裡來,這倭患又該如何去消除?
“還是劉晉說的對,國與國之間只有永恆的利益,至於其它的都是假的。”
弘治皇帝想起了劉晉的話,頓時就笑了笑。
“接下來就是北方的草原了,韃靼小王子雖然死了,韃靼遭到了重創,不夠瓦剌現在卻是藉機一統草原了。”
很快,弘治皇帝的目光又轉向了北方廣袤的草原。
根據最新的訊息,瓦剌大軍東進,橫掃整個草原,從天山、阿爾泰山一直到東邊的大興安嶺、東北地區,瓦剌大軍所過之處,草原上面的部落紛紛臣服。
原先屬於韃靼小王子統治的區域和部落現在基本上都已經被瓦剌大軍給收服,韃靼滅亡了,但是弘治皇帝卻是高興不起來。
因為北方草原被統一了,草原人一旦統一起來,指不定就又是一個蒙古帝國的誕生,毫無疑問,統一北方草原的瓦剌大軍很快就會再次南下,意圖入住中原大地。
這是現在弘治皇帝最頭痛的一件事情了。
當初殺了小王子,韃靼眾部落重創,沒想到最終卻是便宜了瓦剌,讓瓦剌統一了北方的草原。
北方邊境現在雖然還很安靜,但是弘治皇帝已經可以感受到北方草原狼的目光已經看向了南方。
不過弘治皇帝現在也是不怕,因為他也是信心十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