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厚照沉思一會之後也是說道。
他相信劉晉絕對不是胡亂來寫奏疏博人眼球的,劉晉這個人,他還是很瞭解的。
如果不是什麼特別重要的大事,他基本上是不會寫奏疏上來的,懶人一個。
只有當他覺得這個事情確實是非常重要,關係深遠的時候,才會鄭重的寫奏疏。
如此多年過來,劉晉所說的每一件事情幾乎都應驗了,而且也都證明了劉遠有著極其長遠的眼光和全域性的戰略性思維。
他既然憂心忡忡的寫奏疏談及這個小冰河期的事情,那絕對不是胡說八道的,肯定是有著自己的判斷和推斷的。
要知道自古以來朝野上的大臣幾乎是不可能談論到氣候的事情,頂了天就是說某某地出現洪澇、乾旱災害什麼的,要求朝廷賑災之類的。
氣候這東西,朝野上下這種讀聖賢書的人有幾個能懂?
頂了天就是頭疼醫頭腳疼醫腳,不可能像劉晉這樣進行全域性、長遠性的看待問題,推斷出可能會進入小冰河期的事情。
劉晉既然談到了這個事情,還如此鄭重的寫奏疏上來,想必肯定是有所依據和自己的判斷。
如果真的像劉晉所說的,全球範圍內將進入小冰河期的話,到時候氣候變的極端,冬天太過寒冷,夏天干旱少雨,同時還伴隨著其它各種災害的話。
那情況確實是會非常的糟糕,尤其是關係著穩定的糧食,一旦連年絕收又沒有足夠的儲備糧,到時候可就真的要出大問題的。
“嗯~”
弘治皇帝滿意的點點頭,太子做事穩重多了。
“這是朕命人從全球各地傳送回來的關於目前全球氣候情況的電報匯總!”
“這份是我命史官和各地官府查閱相關歷史記載的匯總,大家都看看吧。”
弘治皇帝又拿出了兩份奏疏出來,示意大家再看看這裡面的內容。
眾人一聽,心裡面頓時就明白了。
是個好皇帝的弘治皇帝顯然對此事是非常的重視,同時對劉晉也是相當的重視,收到劉晉奏疏的時候就已經命人開始去進行相關方面的調查和查閱史料了。
由此可見劉晉即便是人不在朝野之中,但是在弘治皇帝的心中依然有著很重要的地位,依然是弘治皇帝信任的大臣。
眾人接過奏疏快速的看了起來,越看也是越吃驚。
因為根據上面所寫的內容來看,劉晉推斷的小冰河期的情況幾乎全部都說中了,現在全球範圍的氣候都極其的寒冷。
歐洲這邊都不知道凍死了多少人,尤其是北歐這邊,北歐的維京海盜們估計著要少掉很多,還有黃金洲這邊,北倍大平原地區也是寒潮肆虐,南黃金洲的大草原則是遭遇了嚴重的乾旱,草木枯死。
這說明現在全球範圍內都被可怕的寒潮所籠罩、肆虐,處於夏天的南半球則是處於乾旱無比的環境之中,很多地方都已經有幾個月沒有下一滴雨了。
再看看相關的史料記載,如果真的是進入小冰河期的話那情況很糟糕了,夏日霜凍,連年乾旱,蝗蟲肆虐,瘟疫橫行等等輪番上陣,還不是一年兩年,而是多年都如此情況的話。
情況就真的會非常的糟糕,別的不是,單單是瘟疫橫行的話,對於人口逐漸集中到城市的大明來說那將會是一場災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