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臣以為此事關係重大,理應慎重、三思而後行,當務之急是發電至大明各地,乃至全球各地,詳細的詢問起目前全球的情況,同時根據劉公所言,東漢末年、唐朝末年類似的情況,可令史官以及各地官府查閱相關的史料記載,看看是否能夠有所吻合。”
作為現在的內閣首輔,韓文首先站出來表態道。
雖然說是改革派的官員,以前也是跟著劉晉混的,也相信劉晉並不是胡說八道,但這樣的大事,還是應該要慎重、三思,因為根據劉晉的計劃執行的話,大明朝可能每年需用投入幾千萬兩白銀在上面。
別的不說,單單是在大明各地建立起龐大的糧食儲備倉和計劃來,這個就需用花費大量的資金。
還每年要收購大量的糧食囤積起來,如果用得上還好一些,可是如果接連遇到了風調雨順的好年景,那這些囤積的糧食到時候可能就要浪費了,畢竟現在糧食還是非常充足的,糧價很便宜。
“臣也以為此事當三思而後行!”
“劉公所言之事實在是有些太過於荒誕,現在僅僅只是天氣比往年更冷一些而已,沒必要大驚小怪。”
楊廷和想了想站出來說道。
“是啊,陛下~”
“根據劉公所說的計劃來初略的估算,我大明如果真的要這樣去執行的話,則每年需用耗費幾千萬兩白銀在上面。”
“雖然我大明現在國庫充盈,但也不能這樣胡亂的花錢。”
“自古以來各種各樣的自然災害都時而有之,不足為奇,今年天氣是被往年要冷一些,北方各省確實是遭遇了寒潮,損失慘重。”
“但這並不能說明就會進入所謂的小冰河期,臣以為沒必要小題大做,耗費財力和物力去建這個什麼預警、預防機制。”
梁儲也是跟著說道。
“陛下,臣也以為此事當慎重!”
“此事畢竟是關係著今後大明幾十年,乃至上百年的重要事情,也不必急於一時去做決定,或許可以先看看最近幾年,或者是最近十年的情況,再來看看是否真的是進入了所謂的小冰河期。”
毛紀也是跟著開口。
他才不相信什麼小冰河期呢,這個劉晉一向都是這樣,總是喜歡想一些稀奇古怪的東西出來。
不就是天氣冷一點嘛,有什麼影響,還不是一樣上下朝,一樣的過日子,能夠有什麼大不了的,值得如此大費周章、花大力氣的來去搞這個什麼預警、預防機制出來。
聽著守舊派官員們的反對聲音,鍾藩、李昆也是沉思著,說實話他們也是覺得劉晉是不是有些小題大做了。
不就是今年的冬天比往年更冷一些嘛,何必如此大驚小怪的,況且其實大家也沒有覺得今年和以往有什麼不同。
該下雪下雪,該颳風颳風,反正坐在汽車裡面也影響不大,在家裡面也都有火爐什麼的,貌似真的和以往的冬天沒什麼不同的。
故而也是不知道該如何去說這個事情,總不能為了反對而反對吧,身為朝廷重臣,還是要為國家考慮的。
“太子,你怎麼看此事?”
弘治皇帝面無表情,轉頭問向朱厚照。
“兒臣以為韓公所言有理,是否真的會進入小冰河期,應該首先要掌握充分的資料和情況來判定,另外也可以查閱相關的史料記載來看看是否和歷史上的差不多。”
“此事關係重大,也不宜輕易的下定論做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