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梅振衣得到這件法寶後,沒有倚仗其強大的威力為己所用,而是毫不猶豫的將之毀去。請問諸位前來責問的修士,你們早幹嘛去了?
你們這些人,沒有收拾掉手持赤煉神幡的獨孤伸,如今赤煉神幡毀了,自在天世界一片狼藉,反倒聚眾而來找梅振衣算賬?而波旬身為自在天之主,見對面身邊有眾金仙到場,揀一個自以為好欺的軟柿子梅振衣來捏,想約定單獨鬥法了結,好平息自在天世界的無妄眾怒。
人家真是軟柿子嗎?以因果緣法論,你有這個資格嗎?梅振衣憑什麼答應你的請求?
青帝這一番逼問讓眾天魔不好回答,眾金仙連連點頭,波旬上前一步道:“梅真人方才所言,不願見天人大亂難止,我故與他鬥法了斷,也是遵循此意,青帝以為呢?”
青帝搖了搖頭道:“剛才的話我都聽見了,你沒資格就是沒資格,但梅振衣攜眾金仙之威,要與自在天世界商定新規,對你等也有些不公平。”
“怎麼不公平了?”雲中子突然插問了一句。
青帝:“諸位金仙來自天庭,卻為自在天修士論規矩,當然不公平,自在天之主在此,而天庭之主不在此,怎麼談?”
“那你說怎麼做才公平,來一場混戰,讓自在天與天庭皆崩亂不堪嗎?噢,這裡還有佛國的兩位大菩薩。”波旬寒著臉說道。
青帝淡然道:“不怎麼辦,今天這事就不應該發生。梅振衣來自天庭東遊谷,天庭自有天庭的規矩,眾金仙欲護梅振衣,就將他帶回天庭,何必在這裡對峙?”
雲中子第一個點頭:“不錯,迴天庭,我看誰敢攔路?”
鍾離權一把抓住徒弟道:“不必與波旬鬥法,隨為師迴天庭。”
眾仙家帶著梅振衣迴天庭,波旬攔路還是不攔路?若攔路就是一場混戰,不是波旬所願見,更何況青帝抱著金擊子一直盯著他呢。而眾天魔也看著波旬,等他作何決定?
其實在眾天魔的內心中,誰也不願在此時攔路,梅振衣有這麼多金仙高人護著,不是出手的明智時機。但這些高人不能永遠都護著他,想找麻煩的話,私下裡再擇機動手就是了,然後逃回自在天世界躲藏才是上策。誰也不是傻子,能看得清形勢。
波旬提出鬥法了斷,而梅振衣不答,此事還沒完,身為自在天之主不能說走就走,他看了身後一眼身後眾修士道:“天庭豈是藏汙納垢之所?我倒要去找大天尊理論一番!諸位請暫回,我也去天庭,必當做個了斷。”
波旬要同去天庭,青帝當然也去,韋馱天與鬥戰勝對望一眼,不約而同也飛昇往天庭而去,這一下熱鬧就更大了!
……
波旬沒有攔路,但另一人卻出手攔路了。
眾仙家飛昇天庭,卻沒有出現在東遊谷或各自的洞府,被一股奇異的**力所阻,靈臺世界另有玄妙的接引,出現在一個玄奇的所在。
遠方高臺上玉宇瓊樓生輝,近處白玉門坊高聳,門坊後通往高臺的鋪雲長階下,有一個百丈方圓的廣場,以整塊的明黃石鑿成。四望祥雲瑞靄無邊無際,這裡是天庭凌霄寶殿的門戶南天門與斬仙台。
此處十分玄奇,是大天尊靈臺造化而成,四面無邊看不見天庭其他福地,卻與天庭各處洞府及道場靈臺相通。
什麼人有如此大神通,能攔住各位仙家並將眾人一齊接引到此處?唯有大天尊而已,天庭是他開闢的,各金仙洞府也是依附其中延伸造化而成。此刻大天尊正站在通往凌霄寶殿的鋪雲長階上,西王母與他並肩而立。
若以世俗眼光來看,西王母算不得絕色嬌媚女子,她的身材修長而高挑,個頭幾乎與大天尊一般高,鼻樑和顴骨也比較高,相貌不難看甚至帶著獨特的韻味,但手持玄圭站在那裡無形之中卻有一種凜然威勢,少了幾分女子天然的柔弱之氣。
眾仙家現身南天門下,隔著斬仙台看見大天尊與西王母,除了青帝與魔王之外,一齊行禮問候。各人所持禮數不同,有拱手禮、有長揖禮,譬如知焰行的是拜見祖師的大禮。
巍峨的凌霄寶殿前,眾仙家一齊行禮,大天尊的氣度已完全不似梅振衣在蕪州見過的那位隋先生,君臨仙界的威儀不怒自成。青帝與波旬像兩個架子般杵在眾仙之間,感覺也有些不自在,微微點首抱拳算是見了禮。
玉皇大天尊一擺手道:“諸位仙家不必多禮,青帝與自在天之主,還有佛國兩位尊者來訪天庭,本應依禮待客。但請容我先處置天庭事務,再與諸位相敘。……楊戩,宣我法旨。”
身著披風與戰甲的楊戩於南天門內現身,朗聲道:“天庭乃仙家飛昇清修福地,當年有約,眾仙家外界私鬥不可擾此地清修。梅振衣於崑崙仙境青丘山抖赤煉神幡,累斬金仙函知子座下丁問、零充兩位仙家,洞府法會一片譁然。此舉違天庭之規,大天尊法旨,東遊谷仙人梅振衣二百年內遠離天庭。”
眾仙家面面相覷,波旬本想來與大天尊理論,聞此言也無話可說了。東華帝君越眾而出道:“大天尊,函知子可曾申訴?”
大天尊搖了搖頭:“沒有,丁問、零充非為梅振衣所斬,而為早年積業所斬,無可申訴追究。”
碧霞元君也上前一步道:“既然如此,大天尊這道法旨,是否強詞奪理?”
大天尊點了點頭:“是有奪理之嫌,但並未強詞。”
仙家妙語聲聞中說的清楚,丁問、零充之斬,怨不得梅振衣,假若真是梅振衣無端在天庭斬了兩位仙家,此刻天庭巡海護法神隊早已將他拿下了。故此函知子沒有追究,大天尊也沒有責罰他什麼。
但是大天尊有權做出另一個決定,將梅振衣逐出天庭,時間是二百年。仙家被斬的事情可以不追究,但他也不歡迎梅振衣擾天庭的清淨。至於有人要護梅振衣,自去天庭之外護他,有人要找梅振衣算賬,自去天庭之外算賬。
按照當年大天尊與眾金仙所約,梅振衣確實因為天庭之外的恩怨,擅自擾亂了天庭中的清修。雖然因果複雜一言難盡,但大天尊不欲糾纏,很乾脆的做了這個決定,規矩就是他定的。
青帝在人叢中喝道:“大天尊,你此時下此法旨,可知後果如何?”
仙家妙語聲聞說的也很清楚,此時驅逐梅振衣出天庭,等於逼他自投羅網,眾多天魔正等著這個機會找他麻煩呢!理論上梅振衣可以去天國或佛國尋求庇護,但也等於將麻煩帶到了別處。
況且梅振衣是一位道人,去佛國或天國做客也可,但不可能長立洞府修行。若因逃命改換修行發端,不是仙家行止,連大成真人都算不上了,除非再入輪迴。
天庭眾仙欲維護梅振衣者眾多,但也不能隨時護著他,其間若出了什麼閃失,只怕會引起更大的混亂。這次事端的性質與其他爭鬥不一樣,參與者都有不可思議之大神通,在仙界的地位十分重要。如今天人之亂已難以收拾,再添上這麼一把火,天上人間只怕是一場浩劫,非梅振衣本人所能左右,也不是在場任何一人能獨立扭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