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振衣搖頭道:“玉皇大天尊的仙籙我尚且未受,就不在人間受籙了,況且我已有純陽籙書,不必再多事。”
從這一天起,梅振衣本人正式束髮為道。號“正一道人”。
當年在飛盡峰上。梅振衣曾問孫思邈:“師父,在您以前的弟子當中。有沒有一個叫正一祖師的人?正直地正,如一的一。”孫思邈答道:“這我怎麼可能知道,別忘了我還在世,弟子怎稱祖師?”
五十年過去了,梅振衣終於明白,原來這位正一祖師,就是後世弟子眼中的自己。蒼海桑田之變、眾生物類之變、天道循回之變,真真幻幻如此玄妙!
梅振衣受號“正一”,然後召集山中所有弟子,在方正峰絕頂地大廣場平臺上舉行法會,開講三十六洞天丹訣。這一次法會,後世稱“正一三山法會”,又稱“正一祖師第二會”,相對於崑崙仙境無名山莊中的“第一會”而言。
這場法會在當時並不轟動,但對後世影響很大,後來梅振衣被傳人尊為正一祖師,青漪三山在修行界被稱為正一三山,他留下的傳承門派也定名為正一門,正一門的第一代掌門是劉海,世人又稱劉海蟾。
這場法會之後,梅振衣又在準備另一場法會,不是為山中弟子召開,而是請幾位仙家高人,來青漪三山聽講景教修行發願之說。
原蕪州刺史程玄鵠幾年前已逝,享年七十有三,這位程刺史生前與梅孝朗結為兒女親家,其三子程志琨娶了梅孝朗的小女兒素枝。程志琨家學不錯,經科舉出仕,現任豫州司馬。原景福寺主羅章獲升神職去了長安大秦寺,如今蕪州景福寺主是羅章地兒子羅含,這也算是家學信仰傳承吧。
梅振衣帶著羅章地親筆信來到景福寺拜訪羅含,景福寺上下以最高規格的禮儀隆重接待。這位梅真人雖不是景教徒,但當年建立景福寺地一半費用都是他捐地,在混個神職的普通修士們眼裡,這樣的金主可比阿羅訶大天尊還要尊貴。
接到父親的親筆信,聽聞梅振衣邀請自己到青漪三山舉行一場小型佈道法會,羅含有些受寵若驚,當即答應下來,他可是清楚梅振衣的身份來歷。
與羅含約定好時間,屆時派車馬來接。梅振衣告辭離開景福寺,一個人優哉遊哉向蕪州城的西南走去,來到翠亭庵前。如今蕪州城的百姓,幾乎沒有人認識梅振衣了,李隆基享國年間道教大行,街上有道士走過很尋常,路人只把他當成一位行遊的年輕道人。
翠亭庵還是老樣子,門前空地上有香客與休閒地遊人來來往往。熱鬧的像個小市場,空地另一端一條小溪旁有一輛小車,車上放著水果,一位年輕女子容顏嬌美、不施粉黛,坐在車後賣水果。
“這位小姐,我買水果。”梅振衣走過去招呼道。
“這位道長,你是出家人,我可以舍給你。”關小姐抬起一雙妙目答道。
梅振衣:“不必舍。我買五十兩銀子的。”
關小姐:“哎呦,我車上可沒這麼多,就算把車推走都不夠。”說話時揚起水果上放著的楊柳枝,周圍的一切都安靜下來,庵門前的閒人就在身邊。又似離得很遠。
梅振衣:“我就買水果,不推車,這小車還要留給您繼續賣水果呢!”同時發出一道神念:“我將在三日後於青漪三山方正峰上,請景福寺主羅含佈道開講。恭請觀自在菩薩駕臨。”
關小姐回神念:“聽講者還有何人?”
梅振衣:“我與道侶知焰、師尊鍾離權、韋曇居士、仙童清風,皆是當日斬滅梅丹佐在場之人。”
關小姐:“梅真人慾送韋曇去天國仙界尋回佛心舍利,天國仙人向來只求同、難存異,外教仙家進入天國衝突未知,為萬全計,我推薦一人同往青漪三山聽講,就是心猿悟空。我知你與他曾有嫌隙,但當年心猿化身已斬滅。悟空本尊並未計較,此番正可消彌前嫌。”
梅振衣:“不必了,天國聖物命運之匙在我手中,此去順便交還,料想尋回佛心舍利不難。金仙清風已與大天使加百列約定演法論高下,自解隙怨,菩薩莫再節外生枝。若菩薩要攜無關人等,請自去。命運之匙另當別論。”
說完這番話。梅振衣灑落一把銀錠,銀子落在小車上發出叮噹的碰撞聲。似乎打破了周圍奇異的寧靜,水果攤旁又恢復了人來人往地喧鬧聲。梅振衣走了,小車上地水果都不見了,只留下灑落的銀兩。關小姐素手一抄,收起了銀子,推起小車也收攤走了。
三天後,梅振衣派車馬入城來到景福寺接羅含。羅含這一次“佈道”很謹慎,甚至搞得跟做賊一樣,一個隨從都沒帶,坐著梅大東駕地馬車出城,行走百多里來到青漪湖邊。胡春親自撐船來接,將他迎入青漪三山,一直送到方正峰上。
方正峰上的大平臺是青漪三山的重地,平日沒有師門之命,弟子是不能上來的。這裡經過多年建造,如今已氣象不凡,迎面是一片寬闊的廣場,在廣場兩側有兩排廂房式地建築,建築前端是飛簷長廊,三面建築的頂端都鋪著明黃色的琉璃瓦,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隔著廣場面對的是方正峰如翠屏般的峰頂,峰頂下是一座正殿,正殿地後院與梅振衣當年修行的石龕相連。佈道場所在是左側的西配殿,也就是梅振衣當年存放與煉製黑龍遺骸的地方。
宣講堂布置地還很正規,一面牆上掛著硃紅簾幔,前面立著一個高大的十字架,十字架前面是個講臺,講臺上放著一本景教傳道常用的經典《一神論》。講臺前面的空地上放著六個吉祥軟草蒲團,坐著一位菩薩、一位準菩薩、兩位金仙,兩位真仙,臺上開講的卻是一位從未到過天國,連阿羅訶長几隻眼都不清楚的小小景教修士。
羅含很緊張,十分的緊張,背後的小衣都汗透了。今天這一場佈道是非常規地,甚至違反教規的,因為臺下坐的不是信徒,而他講的內容也不是普通的教義宣揚,而是真正的核心神職人員才能接觸到的“力量的喚醒”入門儀式與修證方法。
何如透過虔誠專注地內省,進入一種心念精純地狀態,向阿羅訶大天尊呼喚禱告,喚醒精神世界的力量,感受到天國存在地神蹟。——如果不是父親的密信專門交代,如果不是梅振衣親自上門邀請並安排好一切,羅含是斷不會在這種場合講這些內容的。
然而真正讓羅含緊張的並不是教規,他也知道,自己今天的行為,連天國的加百列大天使都是默許的,讓他不安的是臺下的聽眾。
臺下很安靜,六名聽眾聽得也很認真,但既沒有禱告也沒有一絲虔誠的神態,梅振衣與知焰神色還算祥和,另外四位就不好形容了。
有一位面目猙獰的黑大漢,雙眼圓睜像是瞪著他又象是望著很遠的地方,令他不寒而慄,總是不由自主在想自己究竟做過哪些虧心事,此人要這樣看著他?
有一位身著銀絲羽衣的清秀少年也在看著他,神色淡然如風,一點都不像在聽佈道,就似看著一隻夏天在樹上鳴叫的蟬。搞得羅含也忍不住想要照鏡子看自己,臉上身上有什麼不對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