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李洛也沒有忘記去村中道社看看。
鄉村有道社,縣有道廟,郡有道觀,各京有道宮。宮觀廟社四等道廟,很是森嚴。
根據天師府的規定,村中最少有炎黃道社和忠武道社這兩社,而在鄉中,必須五道社俱全。
李家寨的炎黃道社和忠武道社,就在學堂後面的兩個幽靜處的窯洞中。佔地不到四分之一畝,也沒有道士管理,只有神像,香爐和靈符。因為鄉村道社是最低一級的道廟,沒有設定道官,一般都是村官負責管理。
兩個道社雖都很小,卻都很是肅穆。
忠武道社中還有兩個烈士的靈牌。
從小道社的香火看來,平時來道社祭拜的村民還是很多的。
可以想象,村民獨自來道社祈禱的情形。尤其是在夕陽時分,在大雪紛飛時,在細雨朦朧時,某個疲憊而迷茫的人來到這裡,靜靜的對著神像祈禱,最後摘下道社中的一道靈符,心境安謐的離去。
而在風雨如磐的大夜,道社中的風鈴傳來隱隱的叮鈴聲,似乎也能驅散鄉人深沉的夢魘。
莫要小看這不起眼的道社,這必將流傳千百年,成為華夏大地上特有的風情,是鄉國中永久的記憶。
李洛和大臣們在炎黃道社和忠武道社上了香,就下令啟程。
臨走時,皇帝下令賞賜村中百姓每戶三斤肉。
一日之後,御駕來到無定河邊,但見河水嗚咽無語,從蒼茫原野中蜿蜒而來。
隔著無定河向西北放心瞭望,秦漢長城的烽火臺,已經隱約可見了。
“可憐無定河邊骨,又是春閨夢裡人。”李洛輕輕吟道,對群臣說道:“這無定河,古來多是中原邊塞之河,不知道埋葬了多少漢家男兒的屍骨。而我在我大唐,無定河再也不是邊塞之河,而是內河。”
唐主揚鞭一指西邊,大聲說道:“大唐的邊塞之河,只有裡海!也就是大唐的西海!”
“傳旨,過無定河!”
“遵旨!”
半日之後,御駕渡過無定河。過河之後,才算深入道河套地區了。此地風貌,已經是草原風情了。
時值五月,草甸上百花盛放,蜂蝶飛舞,不遠處青山如眉,河流如帶,長城靜寂。既秀美絢麗,又壯美宏闊,筆墨難以描畫。
“妙哉,朕想不到,河套之地,竟如斯之美也。”李洛讚歎道。
河套地區,是林海和草原交匯之處,這樣的地方,風景往往也最為壯美。
不遠處,就是長城了。
駐守長城鎮北臺的唐軍分隊,見到御駕前來,立刻下城迎駕。
鎮北臺扼守兩山之間的山口,連線兩處長城,是抵禦塞外胡人的重要關隘。但其實,歷史上此處多次被匈奴突厥蒙古等胡人攻破。
李洛登上鎮北臺長城,但見這秦漢時期的古長城已經殘破不堪,滄桑無比。和後世的明長城區別很大。
登上長城,眾人就似乎穿越時空,來到秦漢隋唐。
往北一看,蒼野茫茫,一望無際的大草原似乎延伸到天際,時值夕陽西下,殘陽如血,落霞如錦,映照著遼闊的天地,壯觀無比。
很少見到塞外風光的唐廷大臣,都是見此忘機了。
李洛看著這一幕,拍拍斑駁的城牆,對著夕陽草原說道:“這道長城,距今已有一千五百年,可是,又有幾次能真正擋住胡人南下的馬蹄?”
“萬里長城,又有多少兵馬,夠用來駐守?”
“這道用磚石修建的長城,真的那麼有用麼?”
群臣聽了皇帝的話,都是若有所思。
文天祥嘆息道:“陛下,長城真要能擋住胡人,千百年來,又安有胡人屢次南下之禍。”
“文先生說的不錯。”李洛聲音陡然拔高,“以朕看,這長城,多半是個擺設,與其說長城擋住了胡人,還不如說,他擋住了漢人佔領草原,利用草原的機會!”
“唉——”唐主感慨萬分,“真正的長城,是一腔血勇,是進取之心,是利用草原的智慧!而絕不是這個長城!”
“百世英雄百世夢,萬里長城萬里空啊。”李洛念出張廷玉最有名的詩句。
ps:月底了,求票票!晚安!今天太忙了,蟹蟹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