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火器部隊的指揮操作實務,也都有嚴格規範。
唐軍火器兵還要訓練匍匐前進的戰術動作。所以等李洛來到一個火器旅的訓練場地時,看到的是數以千計的人在練習匍匐前進。
而且是帶著火槍,揹著彈藥匍匐前進。由於火銃兵可以臥倒在地上射擊敵人,而臥倒在地可以減少敵軍弓箭和火器的射擊(元軍也有火器),所以火銃兵才有這個戰術動作。
唐軍火銃兵的射擊戰術,以三段擊為基礎,然後加以多種改變。所以,火銃兵的隊、聯、團這三個單位,都是列為三隊長陣。方便更加快捷的列成戰鬥隊形。
火器軍主要列空心陣和橫陣兩種。空心陣是防守陣型,而橫陣屬於進攻陣型。
此時,忽然校場上響起尖銳的哨聲,正在匍匐前進的火銃兵,全部側身取出背上背的槍刺,套在火銃管上,整個訓練場傳來一陣摩擦聲。
火銃兵都是從長槍兵中抽調的,本來就精通刺殺,一旦端起刺刀,就能成為槍矛手,他們的火銃,絕對不會因為沒有彈藥成為燒火棍。
很快,火銃兵們就再次排成長槍兵的陣型。
接著,就列出攻擊性的三列橫隊,火銃兵在前,第一列臥倒,第二列半跪,第三列站立。三列長隊的後面,則是火炮。小炮在前,中大型炮在後。
火銃兵和火炮手都在令旗下模仿裝彈動作。他們的動作整齊劃一,非常規範,一看就是訓練有素。李洛還在裡面看到了自己曾經的親衛顏隼。
此時的顏隼已經是團總,他正揮舞令旗,指揮他麾下的一千火器兵變換隊形。
顏隼早就發現李洛在不遠處觀摩,但是他現在正在指揮戰術動作,按照規定不能中途停止,除非有命令。
然而,卻始終不見真槍實彈擊發。
“為何不發?捨不得彈藥?”李洛問道。
崔秀寧點點頭,“我規定三天才實彈訓練一次。不然,彈藥的消耗太大。一個火銃兵一天的中等強度實彈訓練,起碼也要消耗三斤火藥。火炮更不用說,一門三斤彈炮,一炮就是一斤火藥。”
文天祥道:“的確如此。就是三天實彈訓練一次,臣也覺得心疼啊。四個火器旅實彈訓練一天,少則耗費五萬斤藥,多則七八萬斤。這還不算彈子。要是加上彈子,就更不得了。”
李洛有點無語。實彈和非實彈完全就是兩碼事,火器兵要是非實彈訓練,那一旦上了戰場能有多大戰力?
可天天實彈訓練,那不是舍不捨得的問題,而是…沒有。
唐國人口只有一百二三十萬,光軍隊就是十八萬,導致人力資源缺乏。可即便如此,唐國軍器製作衙門匠造處,仍然有近萬人的編制,比宋朝南北作坊加起來的人都多了。
然而,匠造處的壓力太大,要生產製造的東西太多。火藥一項,已經是重點照顧了,可仍然產量不足。尤其是對硝的處理,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三個月後,能有多少斤火藥?”李洛問道。這些問題,他以前並沒有太細緻瞭解。
崔秀寧答道:“兩百萬斤最多。算起來,夠四個火器旅連續作戰一個月。”
李洛送了口氣。火器旅不可能天天打,夠連續作戰一個月,其實就是能用好幾個月了。
文天祥笑道:“君上勿慮。臨安就有一個很大的火藥作坊,雖然現在歸了元廷,但應該不會停產。臨安火藥作坊產的火藥火器雖然不如我唐,但裡面的匠師,都是不錯的。只要拿下臨安,咱們的火藥就不愁了。”
崔秀寧點頭,“文先生說的是。那個作坊改名叫浙東火器雜造局了,光老匠師就有幾百人。元軍的火器火藥,一半都是這個浙東火器雜造局產的。去年,他們造了三百多萬斤火藥。還有火銃火炮火箭數千。”
ps:對不起,今天傷風還沒走,人不舒服,所以更晚了,字數也不多。明天儘量補上。蟹蟹大家這麼支援我,求訂閱,求票票,有可以書單推薦的,給個書單吔。晚安!
清逸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