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這麼一批工作者,帶上最早的外賣服裝,也就是兩條衫布寫上大大的餐字。這或許就是最早的外賣送餐員了吧。
如果見過《清明上河圖》,細心的人們就會發現:畫中有一家叫“十千”的腳店旁就發現了這麼一個夥計,左手拿著兩個打包盒,右手拿著兩雙筷子,身上還穿著店裡的圍裙。
因此可見,外賣還真不是現代的新發明,早在一千年前,古人就已經享受到了如此的服務。
競爭越激烈,商家就越重視顧客的體驗,雖然當時沒有大眾點評、或者好評有獎的東西。
但是這並不影響商家對其出餐售後的重視,因為古代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哪家飯菜不好吃了人們就會自相傳達,以後別點這家的外賣,甚至會有客人去商店退款退其後的訂單。
因此,一旦出現問題讓客人投訴了,夥計輕則被老闆責罵,扣工錢,重則被老闆直接開除。而且在古代是隻有兩餐的。也就是早飯和晚飯。但是宋朝隨著商業的發達,餐飲外賣業的逐漸興起。
不少商家開始在中午對客服進行送飯,直接導致了午飯的興起,因為不點外賣的人家不做飯吧看人家吃的挺香。
故此開始興起了午飯,所以說,某種因素來看,外賣竟然在一定程度上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方式。
宋朝糧食產量提高,所以老百姓不再像唐朝那樣僅僅為了溫飽,而是能夠將食物作為一種生活的享受。
西方的漢學家認為中國美食的烹調技法始於宋朝。
雖然打包形式是最早出現的外賣形式,延續至今。但隨著電話、手機、網路的普及,外賣行業才得到迅速、爆炸式的發展。
......
“這是他的主意?”董敏問道。
“還有誰的。”雪梅笑道,剛才跟敏敏一說,她也覺得是個好主意。
“我讓關曉韻陪你去各樓聯絡,她在上海負責,各方都比較熟悉,談妥了省得到你們送餐時,那些保安不給你們進去,還有各樓的電梯間,我們的廣告位也給你宣傳宣傳。”董敏想了想說道。
“哎呀,好姐姐,這怎麼謝你啊。”雪梅喜出望外地摟住董敏。
“回頭我讓製作部給你拍一條片子暫時用著。”董敏道。
“還是讓凡子幫我弄吧。”雪梅想了想猶豫道,除了凡子,她有點不相信那些年輕小傢伙能搞出什麼好東西。
“他現在可是越來越懶,我以前讓他出一條創意稿,等了好長時間才吭嘰吭嘰寫出來。”董敏笑道。
......
還真讓董敏說對了,要秦凡動動嘴皮子還可以,動手卻有好幾年沒動過筆,不過這是雪梅的事,真要不滿她的意,晚上睡覺是睡不了的。
......
雪梅拿起桌上的創意文案,看到的卻是:
餓了麼?餓了,你那有好吃的麼?
讓我們在這個冰冷的冬天裡,
吃點好的很有必要!
既要暖胃又要美味,
餓了麼暖心加倍!
別怪我沒告訴你…
餓了別叫嘛,叫餓了麼
......
忘不了一起加班的日子,和那間香味散不去的會議室
一起加班的是同事
一起吃飯的是家人(好的都要,隨叫隨到)
......
雪梅要是知道緣由,肯定要跟他急眼,這也是秦凡的惡“趣”,直接把後幾年的“餓了麼”廣告文案直接搬了過來。
.........................................................................
小若磊所上的幼兒園就在小區裡,與他同時進校的還有魯沖和張瑋的兒子,若馨和若靈的學校也離小區不遠,蘇劍的兒子上的中學要離的遠一些。
安頓好孩子們後,秦凡驅車去了聖達集團在上海的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