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
天色尚還朦朧,江南貢院附近,已擠擠攘攘全是趕考的學子。
謝錦詞揹著個兜囊,小臉嚴肅地來給沈長風送考。
她細細叮囑道:“這裡面是我做的乾糧,足夠小哥哥吃九天。”
鄉試共考三場,分別是帖經、墨義和策問。
每場考三天,期間不可離開貢院,因此一場秋闈得進行整整九天。
考場中備有水缸,飲水不成問題,吃食卻得自備。
沈長風翻了下自己的乾糧,只見品種頗為多樣,不光有常見的鍋巴、麵餅,還有炒米、炒麵、肉乾、醬菜等。
他的小詞兒,倒是費了些心思。
少年桃花眼底現出幾分笑意,“小詞兒整得這般隆重,不知道的還以為我是去遊玩呢。”
謝錦詞紅了紅小臉,“這些是我特意想法子做出來的,可以儲存很多天。若是光吃麵餅,小哥哥這般挑剔的人,定然要心情不好,心情不好的話,就考不好了。”
沈長風無言嘆息,揉了揉她的小腦袋。
隨著貢院大門徐徐開啟,謝錦詞好奇地透過人群縫隙望進去。
隱約能瞧見考試的號舍一律南向成排,長的有近百間,短的也有五六十間。
聽說每座號舍高六尺、深四尺、寬三尺,皆備置了燈盞與水缸,書案就是床板,等夜幕降臨,便可把案中夾層抽開來做床。
考試期間,還有考官隨處走動監督。
條件可謂是非常艱苦。
沈長風拎著兜囊,朝謝錦詞揮揮手,“你哥哥我進去了。”
謝錦詞認真點頭,眼巴巴地目送他踏進貢院。
她觀望了會兒,直到再也看不見少年的身影,才憂心忡忡地往回走。
剛轉身,她便瞧見不遠處,一位年輕的學子正和一個頭戴花布巾的少女說話。
少女生得清秀,應也是來送行的。
只見她小心翼翼地遞出一隻竹簍,輕聲道:“阿水哥哥,這裡面是我給你做的乾糧。等你考完,我再給你做你愛吃的肉餃。”
“秀兒妹妹,你對我真好,若這次我能中舉,必定……必定去你家提親!”
年輕學子接過竹簍,輕輕握了握少女的手。
“有阿水哥哥這句話,我便知足了。”
名為秀兒的姑娘,羞赧地低下頭。
她垂眸,“阿水哥哥,你若願意,等你明年上京趕考,我,我給你攢盤纏……”
謝錦詞望著這樣溫情的一幕,輕輕翹起唇角。
她知曉,許多貧苦人家的子弟,因為一心撲在讀書上,所以家裡的開銷、書院的束脩,全是家中賢妻操持。
秀兒姑娘這話的意思,乃是願意嫁給這位學子呢。
秋陽溫暖。
貢院門口,擠擠挨挨的考生們紛紛與家眷互相道別,潮水般湧進考場。
那對互訴情衷的男女,站在人群裡,並不怎麼惹眼。
卻偏偏入了謝錦詞的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