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的還以為是1984年呢!
從《驚蟄》之後,王全安就找到“榮譽密碼”了,又拍了一部講述窮苦蒙古族婦女圖雅迫於生活的艱辛,帶著殘疾的前任丈夫巴特爾一起徵婚的電影《圖雅的婚事》。
這部電影一舉獲得了第5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
之後他再拍攝的幾部電影,都是與華夏底層女性的悲慘、困苦愛情故事有關,包括令他真正在華夏內地出名的《白鹿原》電影,根子裡也還是在講社會壓迫的那一套東西。
拍一部兩部,吳淵可以理解,畢竟玩藝術的導演嘛,都愛這個題材。
但從出道開始,就一直拍這個題材,那就真配不上“金熊”這個級別的導演了。
國內真正優秀的,能拿歐洲三大的導演,不管是張一謀還是陳凱戈又或者王家衛之流,誰不是不斷嘗試新題材啊?
只抓著這窮苦人民的悲慘愛情一個勁拍的王全安,真論藝術水平,絕對是比這些真正的大導演差遠了的,哪怕在和他同代的第六代導演裡,也算不上優秀。
王曉帥也不只拍愛情啊!
這次王全安帶來的《恐龍蛋》,還是一部文藝愛情片,只是故事背景放在了蒙古國,講述的是一個35歲的蒙古婦女和18歲警察在大草原上被慾望控制後發生的愛情故事。
嗯,毫無任何突破。
看在王全安是他直系師哥的份上,吳淵在後場還是與他簡單打了個招呼的,但並沒有任何與王全安深入聊聊,加深關係的想法。
沒辦法,實在是對這位師哥喜歡不上來。
但凡他能在電影領域多做點嘗試和突破,吳淵也能無視他的出軌醜聞,與他好好聊聊電影藝術。
可只會拍愛情苦難的王全安,實在是和吳淵沒什麼共同話題。
不只是他,張一謀也和王全安沒啥共同話題,畢竟張一謀也好久不拍這種型別的電影了,甚至都不怎麼看了。
在簡單打過招呼後,吳淵和張一謀就帶著《蔡文姬》劇組離開了開幕式後場,去拜訪起了本屆電影節主席科斯里克先生。
前段時間第91屆奧斯卡最終提名名單公佈後,大眾不再討論影片的高下,而是諷刺奧斯卡藝術性的缺失,讓女性主義、LGBT等主題更深入,全面的滲透電影創作。
柏林電影節同樣無法免俗,創立於1951年的柏林國際電影節,一度因為極為看重嚴肅的政治和社會現實題材而顯得有些另類。
早前電影節主席科斯里克就曾強調,“今年電影節在選片上依舊延續了這一傳統,既有聚焦社會民生、宗教信仰的影片,也有涉及婦女人權、難民話題的內容。”
可從題材上看,《蔡文姬》無疑是並沒有非常強烈的,當今國際電影界普遍關注的“政治、民權”問題,想要突出重圍,評委會成員,尤其是評委會主席的評價顯得尤為重要。
以去年戛納電影節為例,韓國電影《燃燒》一鳴驚人,拿下場刊史上最高評分,卻因為評委會主席是凱特·布蘭切特,尤為關注女性平權的問題,於是更加青睞對女性友好的《小偷家族》,《燃燒》慘談收場,顆粒無收。
《蔡文姬》想要避免這一尷尬情況,就必須得和評委會打好關係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