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現在新電影上映時辦首映禮,已經不是什麼新鮮的事情了,現在最新鮮的是電影上映前搞點映!
點映,也可稱為試點上映。是指選擇在個別的地方影院,放映指定的影片,通常是預先放映還未正式上映電影。
這玩意在好來塢已經搞幾十年了,在國內也不希奇,2002年《英雄》就是第一部辦點映的電影。
不過當時圈內只是淺嘗即止。
到了最近五六年,搞點映的風卻是瞬間刮遍了電影圈,幾乎每一部商業電影在正式公映之前都要先點映,然後搞首映,最後才大規模公映。
《大聖》也已經提前搞過點映了,在國內七八個大城市都排了35場的點映活動,放出了很多電影票抽獎。
不過參加點映的觀眾,都簽了保密合同,不允許透露電影的具體細節,也就是不能劇透。
但可以評價。
畢竟,搞點映就是為了預熱口碑嘛!
早年搞點映的都是對自己電影信心十足的,相信自己的電影一定會受關注喜歡,才敢搞點映。
而現在搞點映,那都是塞了錢的,網上有的是水軍幫忙刷口碑,就算自己的電影質量一般,也不怕點映的觀眾在網路上“大放厥詞”影響口碑。
畢竟點映最多也就那麼幾千上萬的觀眾,各大影視公司養的水軍分分鐘就能壓下他們的負面評價。
光影時代其實也在這麼做,哪怕《大聖》的點映口碑其實是蠻好的,二十多場點映在網路上基本都取得了不錯甚至是優秀的評價,但公司依舊有很多水軍在網路上為其搖旗吶喊,擴大影響力。
吳淵對此也沒有制止,只是要求別太誇大的去宣傳,就按照真實點映口碑評價去擴大宣傳就行了。
沒辦法,還是那句話,現在是一個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年代,一些必要的宣傳工作是必須做的,哪怕是吳淵、張一謀這樣的大導演也不能免俗。
因為你不做,別人做,那在輿論上就會處於劣勢,不知道有多少導演、影視公司想要把倆人當墊腳石,踩著他倆成名呢。
2018年的12月20號,天氣晴朗。
光影時代院線在京城朝陽最大的影城外,早已經掛滿了《大聖》的宣傳海報。
來自全國各地的自媒體、受邀的電影類博主、抖音大V等在網路上頗具影響力的網紅們,都在現場服務生熱情的指引中,步入影城,時不時的還停下腳步拍幾張照片或者錄幾段影片,然後才依依不捨的將身上攜帶的電子裝置全部上交。
而在影城內部的1號影廳裡,先一步到場的圈內人士們,早就已經將吳淵圍住了。
就連蠻久沒在公眾面前露面的姜紋、陳凱戈、馮曉剛等幾位國內大導演,都來到了現場,與吳淵十分嫻熟的交談著。
“吳導,這商業電影,是越來越難拍了啊。”姜紋一臉鬱悶的表情,左手連拍大腿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