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辦法,這劇本上寫的話題確實也引發了倆人的好奇。
“你問我,我怎麼會知道。”吳淵這回也抓麻了,無語的說道:“人家《西遊記》裡本來就並未明確指出是哪種具體品種的猴子。”
“再說了這種神話故事,都是經過多次演變的,誰知道最早的時候孫悟空的設定是什麼樣的。”
“不過我也比較傾向於孫悟空的原型可能是獼猴吧,反正肯定不是金絲猴。”吳淵指了指猴園裡活潑的一群金絲猴,笑著說道。
這個話題這才被終止了,大家又忙著整理現場,準備下一場戲的拍攝。
這時,一直在片場外圍等待的一位光影時代的工作人員這才湊了上來,小聲的和吳淵交談了起來。
“吳導,李總剛才打了一通電影過來,說是大理那邊的第二屆電影展要舉行了,讓您到時候抽出時間去參加一下。”
“今年您還要繼續作為頒獎人頒發幾個獎項的。”
“第二屆要開始了啊?”吳淵恍然的點點頭,雖然這邊拍戲的時間緊,任務重,但他還是答應道:“我到時候會到場的。”
大理國際電影展,這是光影時代承辦的國內首個民辦電影節活動,也是唯一一個民辦電影節,去年才舉辦了第一屆。
當時,第一屆舉辦的還算可以,吳淵親自牽頭,邀請了日本、韓國和泰國三位國民級的電影人來擔任評委,又廣發邀請函,最終邀請到了亞洲範圍內的五十多部電影來參展,其中半數都是華夏自己的獨立電影,剩下半數才是亞洲其他國家的電影。
對於一個大型的,目標放眼國際的電影節來說,五十多部的參展數量無疑是比較少的,甚至算得上寒酸了。
但作為一個才第一屆舉行的電影節,能夠有五十多部電影來參加,卻又已經很不錯了。
賈科長搞的平遙電影展第一屆也才三十多部電影來參加呢,而且幾乎都是國內的電影,沒什麼外國片。
“這次第二屆截至目前已經有多達70部國內外的獨立電影來參展了,大部分都還是亞洲電影,不過也有一些拉美獨立電影來參加了。”
“所以李總那邊希望能再加把勁。”工作人員又補充說道。
辦電影節,其他什麼都是虛的,參展電影的質量才是實際的。
去年的第一屆,實際上並沒有什麼亮眼的作品,都是實驗性質或者很稚嫩的新人作品,真正有水準的電影並沒有來參加,所以第一屆的名氣都是靠著吳淵和評審們的影響力才舉行成功了。
但這終究不是長久之計,一個電影節想要長久的辦下去,並且獲得影響力,還是得在電影節上捧出幾部好作品才行,就像歐洲三大每次獲得最佳影片的電影,都會成為歐洲電影風向標一樣。
大理國際電影展想要有影響力和地位,就必須得選出幾部能影響亞洲文藝電影圈的作品才行啊!
“可以啊,希望能出幾部真正精品的電影,打響我們電影節的名氣吧。”吳淵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