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都動物園,金絲猴生態園內,《大聖》劇組正在拍攝。
為了能夠租下這個特殊的拍攝場地,光影時代是花了大價錢的,而且只封閉了這一個場館給拍攝。
就這,還是看在這部電影是吳淵的電影的面子上,不然魔都動物園根本就不會將自己的園區借給電影劇組拍攝的。
畢竟作為魔都最大的動物園,這裡一向是一年四季都不缺遊客的,根本不需要電影助力宣傳這種事情。
只能說吳淵的面子果實還是挺好使的。
而劇組之所以要租下動物園,就是為了拍攝電影開頭的一部分劇情,男主角孫悟在動物園猴園兼職,認識了六小齡童老師飾演的老飼養員,然後和他一起工作的一些故事。
這部分的情節不多,但很關鍵,也埋了不少的伏筆,比如倆人會在閒聊時聊到孫悟空,甚至還爭論孫悟空是什麼品種的猴子。
猴園內,此時就在拍這場戲。
張一衫飾演的孫悟穿著一身飼養員的衣服,一邊在喂著猴子,一邊和倚靠在園區角落正在打掃的六小齡童爭論道:
“《西遊記》裡不都寫了,孫大聖是石頭裡蹦出來的石猴!”
“在《西遊記》原著中,如來佛祖說世間有“混世四猴”,“第一是靈明石猴,通變化,識天時,知地利,移星換斗。第二是赤尻馬猴,曉陰陽,會人事,善出入,避死延生。第三是通臂猿猴,拿日月,縮千山,辨休咎,乾坤摩弄。第四是六耳獼猴,善聆音,能察理,知前後,萬物皆明。”
“孫大聖肯定是傳說中的靈明石猴,不是普通猴子!”
孫悟一副自信滿滿的樣子,但六小齡童卻只是搖了搖頭:“那書裡說的不對,根本就沒有什麼靈明石猴,都是道聽途說罷了,倒是真的有六耳獼猴,但也只是因為那傢伙長了三對耳朵,所以才叫六耳獼猴的。”
“孫悟空就是一隻獼猴,在《大唐三藏取經詩話》中孫悟空自稱:花果山紫雲洞八萬四千銅頭鐵額獼猴王,跟六耳獼猴一個品種,都是獼猴。”
“這本書可比《西遊記》更早。”
“而且,從生活習性上看,獼猴是山林中的群居動物,猴群中最強大的“猴王”領導眾猴,所以花果山的猴子都是獼猴,才會選猴王,最終選出了孫悟空這位美猴王。”
“孫大聖怎麼可能只是一隻普通的獼猴。”孫悟卻是根本不聽,白眼都快翻上天了,很是不滿的說道:“孫大聖可是齊天大聖,他的出身絕對是非同一般的,是一隻神猴。”
“再是齊天大聖,那也是隻猴子嘛。”六小齡童卻是絲毫沒有什麼情緒,反而是滿眼寵溺的看著孫悟的背影,感慨道:“現在很少見還有你這樣維護孫猴子的人了。”
“很好!”這時,遠處掛在半空的大喇叭上傳出了吳淵的聲音:“這段過了,再補一條中景!”
“各單位準備!”
半天的功夫,六小齡童搭配張一衫,就在猴園裡拍了四五場的戲,拍的非常順利。
他倆一個是演老了孫悟空的演員,一個是童星出身的演員,確實在演技這一塊都是遊刃有餘的,默契度也很高,這讓吳淵非常滿意。
只是沒想到拍戲間隙,這倆人居然還圍著他爭論起了孫悟空到底是什麼品種的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