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最後一個烏桓人被殺死之後,縣兵們爆發出了巨大的歡呼聲。
“我們贏了!”
“張縣丞威武!”
甚至有一些人在結束之後,跪在地上放聲痛哭。他們本就是上河鄉人,這次劫難中,他們的親人基本上都死了,只有幾人被抓走,現在又被救了回來。如今大仇得報,他們的親人都可以安息了。
那些被解救的鄉親,都來到張皓面前齊齊拜倒,“多謝縣丞救命之恩。”
張皓沉浸在這樣的歡呼聲中,一時臉上充滿了勝利的喜悅。
這場戰鬥以張皓帶領的房縣縣兵取得完勝而告終。
因為在烏桓人完全沒有防備的情況下展開夜襲,加上人數上的優勢,使得烏桓人全軍覆沒的境況下,縣兵的傷亡卻很小。
此刻,張皓正在聽取屬下統計出來的戰果。
“此戰,我部全殲敵軍共二百一十二人。繳獲戰馬一百九十五匹,駑馬三十二匹,刀劍兵器二百三十一把,箭矢五千餘支。”
“另外還繳獲了烏桓人從上河鄉所劫掠的物資,共金三百,錢四百萬,糧一千五百石。”
“我軍輕傷十九人,陣亡五人。還有在交戰過程中有二十六名百姓被誤傷了,死了三人。”
“當時被抓走的百姓有四百二十九人,被我軍解救出來的有三百九十一人。除了那意外誤殺的三人,其他人經確認都是上河鄉的婦女,在晚上收到烏桓人凌辱後,不是被虐殺了,就是事後自殺了。”
屬下說完具體情況後滿臉放光地看著張皓,感覺眼前這個還沒有自己大的縣丞實在是太厲害了。在所有人都想退縮放棄時,只有他力主出兵救回鄉親。現在成功了,那功勞絕對是不小了。
聽完報告,張皓臉上的喜悅慢慢褪去。
現在的烏桓人也算是敵人,死活與張皓無關,但是自己手下計程車兵死了五個,這讓他有些難受,如果不是自己鼓動,他們本來不用死。
再想起那些受辱而死的婦女和之前死難的五百多鄉民,讓張皓心裡十分難受。
只不過戰爭哪有不死人的,能有現在這樣的結果,已經是一個了不起的勝利了。
除了張皓因為那些死去的人而傷感時,這些縣兵都很興奮。因為他們打贏了入侵者,而勝利意味著有好處。
“你帶著人,把那些烏桓人的屍體都燒了。再做一些木板,將我們這邊戰死了的人抬回去,在朝廷的撫卹金上再給每人五千錢,回去後送到他們家人手中。”
“那些姊妹的屍體也抬回去,有家人認領就交給他們,給一百錢。如果沒人認領,那就縣裡負責安葬。”確實會有家人認為女子的貞潔已失而不願意承認她是自己的家人。
“還有那些解救回來的百姓,給他們每人一百錢,一石米。告訴他們,等回去後縣裡會幫他們重建家園。”
“剩下的戰利品,參戰的屯長每人分五金,十石米;隊長每人一金,五石米;什長五千錢,三石米;伍長兩千錢,兩石米;士卒一千錢,一石米。”
“至於那些後面跟著的沒有參戰的將士就給每人一百錢。這算是額外的獎賞,朝廷獎賞的另算。”張皓思考了一下,說出了他的處置方案。
屬下被張皓的大手筆給驚呆了,他就是其中一個屯長,他一下子就分到了比自己一年俸祿高好幾倍的獎勵。這讓他有些不敢相信,畢竟這次的仗並沒有太大的兇險。
“諾。”
不知不覺,天已經亮了。在經過簡單的修整之後,張皓帶領著近千人的隊伍,返回房縣。
……
此刻,遠在昌黎長史府的公孫瓚剛剛接到探馬穿回來的情報。
“將軍,有緊急軍情。”說話的是公孫瓚最得力的幾個手下之一,關靖。
正在低頭處理軍務的公孫瓚都沒有抬起頭看著關靖,平靜地說道:“講。”
“據探馬來報,日前有一支兩百多人組成的烏桓騎兵繞過邊防城寨,偷偷地南下了。”
“嗯?”公孫瓚放下了手中的筆,“可知他們去了哪裡。”
“房縣。”
“速速點齊五百騎兵,由單經統領,直接去那烏桓人北上歸去的途中攔截他們。”公孫瓚馬上做出安排。
這時,一個小吏帶著一份報告走了進來。
“啟稟長史,房縣縣丞送來了報告。”
“房縣縣丞?”公孫瓚苦想了好一會兒都沒想起來有這麼一個人。
“他是上次劉刺史請長史幫襯過的一個年輕人,叫張皓。”
“噢~,我想起來了,是有這麼一個人,拿上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