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邊各國紛紛擾擾,楚國這邊,卻是獨修內政,沒有理會外界的風雨。
開春以後,冬日的風雪迅速消退,那可怕的白色天災彷彿成了個記憶一般,很快被迎向新春的人們忘之腦後。
新的一年到來了,在家裡貓了一年冬的人們,也要在這個新年,開始自己的忙碌。
農人們開始播種育苗,城裡的居民們也開始在各個工坊或者店鋪尋工,往來的商旅們帶著貨物,開始遊走於各個城市之間。
楚國朝堂上下,也開始為去年制定的戰略努力工作。
最先開始的自然是黔中郡的諸多礦場。
百業錢為首,不管是做什麼,首先最重要的,自然是有錢。
因此年節過後,朝堂各部恢復上值之後,陸淵便召集了諸多大臣,與他們商議之後,特派出欽差大臣,領人前往黔中郡,開始專辦此郡諸多開礦事務。
至於開礦所需的諸多人力和物資,特令黔中郡地方官府、以及暫由禁軍管轄的諸多夷人戰俘提供。
有的這些支援和安排,再加上領差前去辦理此事的欽差大臣,也是個能幹事的,想來要不了多久,黔中郡那邊就能傳來好訊息。
錢袋子的事情,差不多就這樣解決了。
不過錢糧、錢糧,錢與糧,向來是並行,被人拿到一起稱呼的。
所以解決了錢的問題後,另一個糧的問題,朝堂這邊也很快處理起來。
楚國現如今有兩大產糧地,分別是襄陽郡所在的江漢平原,洞庭郡所在的洞庭平原。
這兩處平原,皆處於江湖灌既之所,土地肥沃,那是一等一的產糧地。
現在這兩處地方,都已開發完畢,剩下一些還未開發的,也都是頗為耗費人力的土地。
不僅開發艱難,最後開發出來之後,產糧也遠不及先前的上好土地。
因此對於這些不好開發的地方,如今人力緊缺的楚國,自然沒多大興致。
以後人口多了,土地缺乏,或許可以去開發那些下等土地。
但現在楚國地廣人稀,到處都有上好的田地等著開發,自然沒必要把寶貴的人力,浪費在這種地方。
因此對楚國來說,現階段的洞庭、襄陽二郡,開發已經到了極限,無力、也沒必要繼續更深層次的開發了。
所以想要提升糧食產量,把糧袋子擴大,在這兩郡使辦法,是沒多大用處的,得去另外地方才行。
而這個地方,自然是西川郡了。
西川郡所擁有的西川平原,潛力絲毫不亞於江漢平原與洞庭平原,若是能開發出來,不,那邊早就已經開發好了,不用多費力氣開荒,應該說是利用起來。
只要能將現有的西川平原利用起來,那麼不用兩年,這又是一處產糧數千萬石的賦稅重地。
巔峰時的西川郡,足有五百餘萬人口,能養活這麼多人,靠的就是西川平原的供養。
楚國如今,自是沒這麼多人,來開發整個西川郡。
但只要初步開發,將西川平原上的諸多良田稍稍耕種起來,產出的糧食也足以養活兩三百萬人了。
不僅足以養活西川郡現有人口,每年能結餘出大量糧食來,供給楚國大軍,或者向外貿易。
近些年來,九州各國都兵鋒不斷。
常年的戰爭,不僅帶來了死亡,也帶來了饑荒。
大量的青壯勞力被徵召到了戰場上,那麼自然而然的少了這些人後,各國地方上的糧食生產,也會急劇的降低減少起來。
就如楚國旁邊的蘇國。
這個參加了當初合縱聯盟的合縱國,在發動了征伐西南夷的戰爭之後,雖然初步解決了財政赤字的問題,但國內也因為戰爭,出現了極其嚴重的缺糧現象。
時至如今,哪怕蘇國早在去年底,就結束了戰爭。
可直到現在,幾月過去了,蘇國國內依舊沒能解決缺糧問題。
蘇國地方上,如今糧價已經飆升到四十文一斤米的程度,大量百姓買不起糧米,為了活下去不得不變賣家產田產,甚至賣兒鬻女,只為換一口米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