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陽、洞庭二郡,亦不少此類之民。
朝廷這邊配合地方官府做好統計,從這三府二郡之內,最少徵發招募五十萬民眾,將其遷移到西川郡的新拓七府,用以開發西川。
此項移民,同樣以三年時間為限,限期完成。
如此,向西川、黔中二郡移民,這就是未來三年,我大楚的第一項重要國策。
諸位明白了嗎?”
視線掃過崔長青幾人,陸淵問道。
或者連連點頭,隨聲附和:“臣明白。”
移民的事情,朝廷這邊一直在做,這早早的就是國策了。
現在陸淵將其提出來,不過是重申一遍,在朝廷方面,將其正式定為國策而已。
崔長青等人明白其中重要,自不會有什麼意義。
“嗯。”
見眾臣都點頭同意,陸淵點了點頭,沒在這方面多說什麼,而是繼續說道:“如今楚國地方郡府縣兵,和中央禁軍,以及水師三部,都在連連擴軍。截止如今,全國兵馬總數已有三十八萬兩千人。
這諸多兵馬,一年單是軍費開支,就需兩千七百餘萬兩銀子。
若是遇到戰事,更是能直逼三千萬兩銀子。
同時地方官府、中樞朝廷的各項基本開支,一年也需約五百萬兩銀子。
還有正在進行的移民工程,每年也需一百萬到兩百萬兩銀子。
而朝廷如今財政收入,算上南海國每年三百萬兩銀子的貢賦,一年也不過兩千萬三百兩銀子。
如此一算,每年下來,便有一千萬兩銀子左右的赤字。
雖然孤征討西南,從諸多夷人手中。繳獲了五千餘萬兩銀子的錢財。前段時間,黃玄真人收掠劍川,也得了兩千餘萬兩銀子的浮財。
擋著七千萬兩銀子,最多也只能撐個七年。
七年之後,等這些積財用光,朝廷就要面臨無錢可用的窘境。
所以如何在這七年之內,儘可能的開源節流,使收支得到平衡,便是如今首要之務。
你們有沒有什麼辦法,現在都說一說吧。”
說到這裡,陸淵也有些頭痛。
自從他起兵以來,錢糧問題,就一直是困擾自己的最大難關。
甚至在早期時候,為了能獲得軍費,還不惜坑騙了丹鼎道,為自己結下了一個大敵。
而後隨著長沙國向楚國過渡,好不容易在近兩年勉強達到了收支平衡,財政總算不用那麼入不敷出了。
但如今隨著西川、黔中兩郡的開拓,以及楚國如今大規模的擴軍,原本剛剛達到平衡線的財政收入,又瞬間被打破,繼續朝著每年赤字發展。
並且赤字規模,似乎有著越來越大的趨勢。
對此情況,陸淵自然憂心忡忡。
因此,在今天這場關於今後三年的戰略規劃會議上,便把此事拿出來,作為重點議題。
為的就是希望集思廣益,藉助眾人的智慧,一起想辦法解決這個難關。
“稟大王,關於此事,我等三省六部主官,早就有所商議,已經為此制定了數項解決之法了。”
面對陸淵的憂慮,聽到詢問之後,崔長青作為左相,自然當仁不讓的站了出來,向陸淵行了一禮,然後說道:“解決財政赤字,無非開源節流兩法罷了。
節流方面,如今軍隊方面,不斷增兵,打造軍械,修建戰船,此關乎國防根本,根本省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