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奔著你涼城來的。
對於涼城的重要,黃林當然是相當清楚的。
甚至去年,隨著他率兵殺進東郡後,幾乎大半年的時間,都是和趙人,圍繞著涼城來進行一場場大戰的。
只是趙人同樣清楚涼城的重要,在率軍入侵滎陽郡失敗後,早早的就在此聚集了重兵,進行嚴密防禦。
楚人雖然來勢洶洶,可好幾次大戰,死傷了數十萬人,也沒能拿下此處,甚至連白馬縣都未能突破。
也正是去年那場教訓,讓黃林深刻認識到了,白馬防線的嚴密,這幾乎不是人力可以突破的。
最起碼,在楚軍沒有五倍、乃至十倍的優勢前,是沒法突破的。
所以在今年,他並沒有死磕此處。
除了故布迷霧,吸引趙軍主力外,便把主要突破方向,放在了趙人兵力,更為稀薄的東南方向。
更妙的是,當他制定了這個計劃後,本體那邊就送來了上百萬的炮灰。
這就為這個東南突破的策略,帶來了巨大動力。
是不是上百萬的俘虜,雖然不可信,而且也是一個巨大的隱患,隨時都有可能爆炸。
但同樣的,這上百萬的俘虜,也是一個為所有人忽視的巨大力量。
之前楚人忘記了這股力量,趙人同樣也忘記了這股力量。
那麼此時這股力量,突然拿出來用,便足以打所有人一個措手不及,起到難以想象的奇兵之效。
趙人在瓦亭城防線薄弱,沒有屯駐太多兵馬。
這並不是他們出現了疏忽,而是經過計算後,認為楚軍即便想出奇兵,這股奇兵,也很難在短時間內,攻陷瓦亭城。
就算楚人心狠,不計損失的攻陷了此城,那麼經過殘酷攻城戰的消耗後,剩下來的楚軍也是精疲力盡,士氣低落,根本無力再執行奇兵之策。
屆時,趙國這邊,自然就可以從容排程兵馬,來應對楚人的奇兵了。
從這方面來看,趙人的佈置,是沒什麼問題的。
已經考慮到了方方面面,並且將自身有限的力量,利用到了極致。
但誰知道,楚軍突然就不講常理,或者說,突然就扔下了一直裝著的臉面。
開始大規模使用戰俘了呢!
瓦亭縣作為東南防線的重城,確實不好打,想要短時間突破此處,不付出慘重代價,那是不可能的。
以楚軍的底蘊,根本承受不了這些傷亡。
可要是承受這個代價的,不是楚軍呢?
有了那些俘虜,代替楚軍承受這個代價,那麼作為精銳主力的楚軍,自然不用擔心士氣的影響。
而精銳主力保證了士氣實力,反過來便可彈壓住,那些因為傷亡慘重,開始人心浮動,想要跳反的俘虜。
兩者可謂相輔相成,配合完美無缺。
十萬人敲開了瓦亭城,從此東南防線大開。
等到了涼城之後,黃林沒有猶豫。
同樣是不惜死傷,再次用十餘萬條性命,在短短四天時間裡,在趙軍還沒反應過來前,就打破了此城。
城中駐守的五萬趙軍,和這些俘虜一起,與城偕亡。
至此,涼城這座趙國最重要的南北交通重鎮,就落到了楚軍的掌控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