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眼下九州的情況來看,倒黴的只是中州之外的區域,中州還是有極大可能,能夠儲存下來的。
甚至就算中州扛不住了。
陸淵也有一條飛昇的路子,能作為備用選項。
有著退路,有著餘地,他當然不急了。
於是帶著突破修為的好心情,陸淵開始了新的工作:“眼下既然已經突破了,趁著好事,正好把鄭國那檔子事,給處理了吧。”
……
距離鄭國那邊,決定派出使者向楚國求和,已經過去十來天了。
十來天的時間,鄭使緊趕慢趕,在沿途楚軍的護送下,總算是趕到了大梁城下。
“楚皇陛下,先前吾國背盟,惹怒了大楚,所以招致了貴軍討伐。
如今鄙國帝都淪陷,皇帝出逃,喪城失地,已經接受了懲罰。
我皇也知道了錯誤,心中自責難安,可天子之錯,蒼生何辜?
還望陛下憐憫我鄭國千萬黎庶,戰亂流離之苦,能息兵罷戰,寬恕我國。
為表誠意,我大鄭願與梁國斷交,重新與楚國為盟,此後以大楚為首,以兄事之,絕不敢叛。”
在見過禮後,鄭國使者向陸淵,乾脆利落地表明瞭認慫的態度,然後祈求原諒。
過程中,沒有絲毫矯情,誠懇的讓人吃驚。
‘看來這鄭國,是真的撐不住了。’
陸淵看著下面跪伏在地,沒有絲毫國使架子,痛哭流涕的哀求的鄭國使者,心中忍不住想著。
對方這副姿態,除了想要示弱,表達誠意之外。
從另一方面,也說明了鄭國的虛弱。
對於鄭國現如今的處境,身為一手造就者的陸淵,其實還是有不少了解的。
隨著楚國兩大行營的打擊,鄭國在今年接連丟了高密、長廣二郡,甚至連帝都淪陷了。
這幾片地盤,可都是鄭國的精華之地。
尤其是帝都,正是鄭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更是國家的象徵。
這麼一個重要的城市丟了,對於鄭國心氣、信心、正統等方面的打擊,簡直不知有多大,完全是一個超級負面效果。
而扛著這麼一個負面效果,還有那麼大的損失,鄭國在南邊還要接受整合過後,更加強大的豫州行營進攻。
北邊又有個唐國來了,同樣又是一條惡狼。
在這兩大猛獸的撕咬下,已經衰落的成了個病秧子的鄭國,哪裡還能抵擋得住?
現在他唯一的生機,也就是壯士斷腕,先截掉一處正不斷放血的傷口,然後在全身心的回過頭來,處理另一個傷口。
如此,雖然會讓鄭國變成殘疾,可再怎麼樣,也好過直接暴斃吧。
或許也正是抱著這種想法,所以鄭國明知此行屈辱,甚至要付出大出血的代價,可依舊派使者來楚國了。
“先前鄭國受梁國威脅,邊境有危,自身難以抵擋,所以請我來救。”
陸淵看著哀求的鄭國使者,淡淡說道:“朕念即先前與貴主的友誼,楚鄭二國的交情,毫無推拒,欣然應允。
於是發百萬雄師,泛海而上,遠渡重洋,到哪異國它鄉,為伱等守邊。
可你鄭國,是怎麼對朕的?
在我大楚大勝梁國之時,暗中與梁人勾結,威脅我大軍後路。
是一場大勝機會,就這樣白白流失,讓梁人百萬兵馬逃過一劫,也讓我大楚錯失奪取梁國東部諸郡的機會。
這如此大的損失,你鄭國擔待得起嗎?